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36 条
2018.03.23 STEMI 患者中 25% 为斑块侵蚀,年轻女性和吸烟者发生率高
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常见的两个发病机制,是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近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波团队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研究称,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发现,在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约四分之一为斑块侵蚀(plaque erosion)。侵蚀性斑块多出
2018.07.09 CSD 2018|杨慧兰教授解读敏感肌肤的诊疗对策
:定期来医院复诊,与医生及时否同;谨慎选择护肤及化妆品,含超标微量元素、过度去角质形成细胞、刺激性成分的一概不用;经检查后发现有明显皮屑、脱皮,毛细血管扩张者...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达到角质形成细胞的恢复,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增加,使面部肌肤看起来比较自然、光滑。光电治疗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如果仅有面部干燥、毛细血管扩张,建议使用
2018.09.07 刘洁教授:关注皮肤镜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医患
及人工智能做出贡献。皮肤病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由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陆前进教授牵头形成的协作组织,与华夏皮肤影像人工智能协作组有非常相似的初衷和想法,侧重通过影像学
2018.12.29 「心拯救」急性心梗急救「一包药」项目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项目在启动三年来,逐渐形成以中心医院为核心、基层医院为末端,120 急救系统为网络的急性心梗急救体系,推进区域协同救助体系的系统化建设,积极参与胸痛中心建设
2020.05.04 智慧齐结晶,硕果共分享——2020 年「5·02 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病友活动 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践指南》新闻发布会
流程,提出AS/SpA患者实践指南意见15条。指南形成方法1.指南发起机构与专家组成员:本指南由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ASIF发起,指南首席专家古洁...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表1)方法对证据体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8.推荐意见的形成
2012.09.27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基因、细胞和活体动物都可被荧光素酶基因标记。标记细胞的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分子生物学克隆技术, 将荧光素酶的基因插到预期观察的细胞的染色体内,通过单克隆细胞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克隆技术, 应用单克隆细胞技术的筛选,将荧光素酶的基因稳定整合到预期观察的细胞的染色体内,培养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蛋白的细胞株
2016.01.11 智慧医疗风头正劲 西部医疗博览会聚焦产业前沿
信息化建设展」三大板块整合在一起,形成三展联动的西部地区健康全产业链的展示平台。本次西部国际医疗产业博览会总规模将达 30,000 多平米,将集中展示来自医疗器械
2017.01.08 第二期「神经肌病时间」2017 年相约上海
Barnard 教授一起致力于肌肉乙酰胆碱受体的首次克隆工作,并取得博士学位。1988 年他与 John Newsom-Davis 和 Angela Vincent...神经科学教授。在早期研究中,他首次克隆出多种人类神经肌肉接头关键蛋白的编码基因,而在近期他则专注于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基因及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此英国国民保健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