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38 条
2016.11.08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150 周年庆系列学术论坛
为德国萨尔大学放射肿瘤科主任--Prof Christian Rübe 颁发客座教授聘书。下面进行学术环节:刘晓晴教授:驱动基因时代——肺癌靶向治疗的选择EGFR 和 ALK 是具有临床意义的高频突变基因,IPASS 开启了肺癌个体化时代,十项随机研究奠定了 EGFR-TKI 在 EGFR 突变阳性患者中的一线治疗地位
2013.09.29 吴小华教授:全面分期对早期卵巢癌的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西方国家很重视对卵巢癌的早期筛查。现在能做到的是与遗传相关的BRCA1和BRCA2的基因突变。我们可以对有家族史的妇女在生育以后进行预防性卵巢切除,但是目前没有一个
2013.07.12 郭军教授:免疫靶向治疗为黑色素瘤的治疗开启了一系列“神话”
:对于PD1现在只是刚刚开始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最起码这个理念跟过去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不太一样。因为它没有经过基因检测的筛选,所有的患者都
2012.10.26 Angelo Di Leo教授:绝经期后的晚期乳腺癌治疗
获得长期稳定获益的可能性。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从参与CONFIRM试验患者中提取了部分组织,进行基因和表达方面的研究分析,尝试去探索肿瘤的分子特征,以期能让
2015.08.24 2015 年第二期「神经病学时间」(杭州站)精彩概要
在「神经病学时间」会议上对此做了精彩陈述:基因检测、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嗅觉检查、PET 和 SPECT 影像检查等领域的研究目前虽多数处于科研探索阶段,但为帕金森病...致病基因及突变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出不同的基因检测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基因检测技术,深入临床仍是神经遗传病诊断的根本。另外,还需要及时掌握新兴技术,注重
2013.12.19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干预值得大家关注和探索
可能分泌的有所不同,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也许由于其与基因表型、蛋白表达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中间,还有很多的领域需要去探索。包括临床中现在有一些可以改善
2014.09.25 叶胜龙教授:肝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用,这些都是不了解的。在试管内的实验都是没有外界干扰的,而到体内以后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基因的影响,代谢的影响,还有酶的影响等。各种各样的影响使它在体内代谢
2012.10.05 朱军教授:肿瘤科医生任重而道远
按照最新的WHO的诊断规范尽可能的进行诊断和分型,同时要根据新的诊断方法和手段,比如完善免疫组化的检测,通过流式或分式等基因学分子水平的诊断。另一方面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