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条
2015.11.30 吴士文教授:创新和转化是「神经病学时间」会议新的关键词
会议。明年将有一些调整,4月的「神经病学时间」,细分为四个独立会议「卒中时间」、「帕金森病时间」、「痴呆时间」和「神经肌肉病时间」,11月仍保留原有「神经...2015年11月28日,第九期「神经病学时间」会后,会议发起人之一、武警总医院神经科主任吴士文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专访。吴教授主要就「神经病学时间」会议未来内容
2017.03.17 AAOS 2017:郝定均院长谈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新分型——OTLICS
是有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第三是没有骨质疏松,所以不需要参考骨密度。而 OTLICS 评分针对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很少有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也很少合并脊髓损伤,所以后纵韧带复合体和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并不作为 OTLICS 评分的主要参考依据。OTLICS 评分的主要依据在于影像学上是压缩还是爆裂,包括磁共振上是单纯信号改变而没有
2014.06.16 CNPDW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启动仪式时事通讯
Newsletter of CNPDW kick off ceremony.pdf
2014.09.01 ESC2014:迷走神经刺激疗法不改善心脏重塑和心功能
ESC2014年会中,由法国洛林大学的Faiez Zannad领导的NECTAR-HF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于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直接刺激迷走神经增加副...)、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运动功能和NT-proBNP也未见明显改善。该研究的理论假说依据认为,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心衰患者的自律失衡正常化并预防心衰进展。一项对
2018.09.26 CSCO 2018 | 梁军教授:肿瘤患者早期镇痛理念与进展
重要地位。从神经生理机制角度,看癌痛早期治疗的意义在疼痛产生机制的研究中,疼痛闸门学说和中枢敏化学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学说。疼痛闸门学说指出,有害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释放致痛因子。致痛因子通过激活不同的受体,使伤害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粗神经纤维和细神经纤维两种不同的神经纤维传导至中枢进行整合。粗纤维在伤害产生时将刺激
2019.07.10 「神经病学时间」第一期神经脱髓鞘时间学术会议在沪成功举办
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周红雨教授作《NMOSD 累及外周——NMOSD 中的肌肉损害》报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周红雨教在报告中首先概述了 AQP4 抗体在中...6 月 15 日「神经病学时间」第一期「神经脱髓鞘时间」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如期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
2018.03.29 瑞金医院脑起搏器医保政策解读会
疾病相关费用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 44.8%。且帕金森病属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不断进展恶化,通常药物治疗 3-5 年后,就无法控制疾病的症状。已有大量临床医学证据显示...电刺激)已正式被纳入医保名录。这一惠及民生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帕金森病的诊疗格局,让更多深受帕金森病困扰的患者享受 DBS 疗法带来的幸福生活
2018.06.14 2018 ASCO | 徐兵河教授: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新选择
和神经毒性,其中 3~4 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可达 60~80%,因此该药仅在美国批准上市,在中国、日本、欧盟都没有获批。UTD1 是基因工程生产的埃博霉素类似物,临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埃博霉素类似,UTD1 主要的副作用也是神经毒性,但毒性相对较低,恢复较快。UTD1 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 25.1%,且为 3 级及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