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03

2018.10.23 CSCO 2018 大会专访 | 王俊教授:「风起云涌,高歌猛进」的肿瘤免疫治疗

如今在与癌症的抗争中,正打响「三大战役」(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尤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方兴未艾,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时代。2018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詹姆斯·艾森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贡献,这是对肿瘤免疫疗法最好的肯定。2018 年 9 月 19-23

2015.09.15 ESC2015:韩明教授谈心律失常的治疗

ccvideoccvideo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5)会议现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明教授就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接受了丁香园的提问。韩教授介绍到,本次大会介绍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与传统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很多优势。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传统治疗药华法林由于个体化差异大

2008.10.04 丁香园通讯员采访翁心教授

翁心教授接受采访丁香园通讯员:翁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此次参会的感受。翁心教授:本次会议是传染病学会改名感染病学会以后...方面的专家闻玉梅院士,另外还有研究真菌的李若愚教授、药理方面的专家永红教授等,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会议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名字上,还体现在内容上,是实质的

2018.12.28 傅向教授:解读《PCI 围手术期非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围术期的患者,前中后阶段均为血栓事件的高发时期,因此,非口服抗凝药物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决定手术的成败,影响患者近远期预后。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教授以「解读《PCI 围手术期非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中国专家

2016.09.10 ERS2016 应颂敏教授谈青年医生如何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

医学院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中心最新研究成果应教授介绍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中心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沈浩教授的带领下,近年在慢性气道疾病、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沈浩教授、应颂敏教授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染色体稳定性研究中心及健康衰老

2015.05.08 丁香园专访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邓

在本届骨科医师协会(CAOS)年会上,丁香园有幸采访到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 邓强 律师,就医师维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ccvideo更多精彩,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尽在「第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专题页面。

2018.10.19 CSCO 2018 | 梁寒教授:多学科协作背景下胃癌治疗的规范化

有效率当前仅为 10%-15% 左右,因而国内的徐瑞教授等专家提出考虑联合治疗模式的探索。现有的国内外初步研究显示,PD-1/PD-L1 联合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

2015.09.24 CSC&OCC 2015:沈潞教授谈心血管病预防论坛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心血管大会暨第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CSC&OCC 2015)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沈潞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提问。本届心血管疾病预防论坛针对很多实际问题推出了相应的指南

1 2 3 ... 99 100 101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