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91

2017.11.21 王辉教授:多学科交叉融合,遏制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蔓延

,还需要有补充的药敏实验,表型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方法。此外,微生物实验室确诊后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并快速启动防控策略。成立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

2014.10.19 ESCO:大肠癌维持治疗能否延长生存?

。从病人特征到分子特征Kerr博士:我同意优化患者选择这个概念。分子表型告诉我们,特定的药物适合特定的患者,但必须提前获知。给予病人诱导...并没有多大影响,不同的诱导治疗效果并没有相差太多。Kerr博士:我对这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临床特征过渡到肿瘤表型,而现在又到了分子生物学。你研究的

2019.11.23 CDS2019:健全完善糖尿病防治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分子医学经历了从单一基因、基因群到基因组,单一蛋白、蛋白质群到蛋白质组的发展历程。蛋白质组是一个生物系统在特定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蛋白质,是生物复杂性表型的物质基础

2016.09.04 ERS2016 专访郑劲平教授:规范化开展肺功能检查很重要

),但未来随着临床表型认识的不断加深,患者合并症情况及其他因素将有可能纳入到慢阻肺评估中。需要强调的是,在目前评估体系中,患者气流受限情况依然为慢阻肺评估的重要... 和 GINA 中具体展开。目前最新的国际指南皆认为 ACOS 是哮喘或慢阻肺的重要临床表型之一,并根据这一观点对其治疗方案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但是 ACOS

2015.09.17 CSP2015:中国汉人 HTR3B 基因多态性与抑郁障碍

受损症状的发生机制,另一方面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作为「内表型」而独立于抑郁障碍这个疾病而存在的。可见:1. HTR3B 基因位点 rs1176744...了抑郁障碍认知功能受损症状的发生机制,且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独立于抑郁障碍而存在的「内表型」。

2018.06.14 李为民教授: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区分?李教授指出,应根据具体风险分析确定 HFrEF 和 HFpEF 的危险因素,两者的临床表型和病例生理学特点存在差异(见图 1)。李教授指出,系统的代谢组学分

2020.05.04 智慧齐结晶,硕果共分享——2020 年「5·02 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病友活动 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践指南》新闻发布会

?AS 是 SpA 的临床表型之一,属慢性炎症性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好发于青壮年,患病率约 0.1%~1.6%。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和晨僵,中晚期可伴有

2018.06.11 2018 ASCO | 陈功教授:结直肠癌免疫与精准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患者,如何通过靶向治疗、化疗等方式修饰肿瘤细胞,使其对免疫治疗敏感,将会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就是所谓的将 MSS 表型的免疫源性「冷肿瘤」变为类似于

上一页 1 2 3 ... 10 11 12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