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56 条
2012.09.27 病毒载体系统技术专题
病毒载体是一种常使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其他细胞,进行感染的分子机制。可发生于完整活体(in vivo)或是细胞培养(in vitro)中。可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疗法或疫苗。可供利用的病毒可分为逆转录病毒、慢病毒与腺病毒
2013.03.22 BIO-MED 2013展览专区: 关注个性化医疗和基因诊断
、Shanghai Bio等单位赞助的BIO-FORUM分论坛“基因组医学与个性化治疗”是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的专题分会。该分会将被安排在5月30日下午和5月31日上午,邀请10多位业内专家共同讨论热点领域的发展状况。该分会目前已经邀请到杨焕明院士和顾健人院士两位基因组学和肿瘤研究的知名专家。同期
2012.09.27 赛业生物科技基因敲除鼠
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
2018.06.11 2018 ASCO | 陈功教授:结直肠癌免疫与精准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这种筛查模式在今天的精准医学大背景下可以做得更好,通过 MSI-H、MMR 基因可知一些病例是有很强的遗传性的。通过筛查高危病人,有的放矢,也能够节约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在肠癌的化学预防方面,也可以引入「精准预防」概念,比如,被寄予厚望的阿司匹林化学预防,也许就可以在 PIK3CA 基因突变人群中
2017.01.08 第二期「神经肌病时间」2017 年相约上海
神经科学教授。在早期研究中,他首次克隆出多种人类神经肌肉接头关键蛋白的编码基因,而在近期他则专注于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基因及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此英国国民保健署国家...协会的会员。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主要通过病理研究诊断神经内科疾病,重点在于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的病理和基因研究。所带领的研究梯队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240 余篇
2016.09.05 ERS2016 专访翟振国教授:中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研究现状与前瞻
和西方人群略有不同。例如因子 V leiden 和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在西方人群很常见,但在中国人群则相反,报道几乎是零,所以中国人可能有一些独特的易感基因。至于确切的基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另外,国内外在治疗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西方,rt-PA 在指南上注明的治疗剂量是 100 mg,但我国研究者发现把剂量减低一半
2019.12.23 2019 年全国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圆满召开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十大肿瘤之首,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随着各种诊疗新技术的使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NGS 全基因组测序,是精准医疗的重要检测手段,多基因精准治疗正在逐步取代单基因治疗。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但仍需全面精准分析
2019.07.26 “审时度势、精准发力、直击热点、深度剖析”——第六届中国IVD产业与投资论坛圆满举行!
、电子病历、真实世界研究等多个来源,覆盖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表观遗传组等多个层面的数据,通过数据整合、算法开发和临床解读,构建数学模型...不稳定性(CIN)检测技术研发和相关试剂盒开发5、币冠生物聚焦于POCT分子诊断领域6、智因东方涵盖遗传病、肿瘤、药物基因组学及健康管理四大领域,通过构建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