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2019.11.14 曹倩教授:IBD 诊疗现状及标准诊治中心的建立和发展

的基础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消化领域的研究热点。IBD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涉及遗传易感基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失调、肠粘膜屏障受损、以及免疫紊等多个因素,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了发病过程。IBD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目前 IBD 的基础研究都围绕其发病机制展开,且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基础研究

2019.11.14 王玉芳教授:关注患者用药史,及时判断药物性肠病

、肠道菌群的变化刺激下,诱发了过度失调的免疫反应。未来发展将集中在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比如目前正在开展的各类粪菌移植和各种炎症通路上。关注患者用药史,及时判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类药物。霉酚酸酯、奥美沙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类药等均可

2019.07.24 负「重」前行,不忘初心——共话重症患者液体复苏

、远期预后的角度来看,在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可考虑使用天然白蛋白。使用人血白蛋白会不会造成病毒感染?武田全球病原体安全运营部负责人 Jens Modrof白蛋白...能很好地清除病毒,在临床上使用是安全的。血制品目前主要面对的风险来源于病毒感染。既往曾经有许多病毒污染血制品的情况发生,故目前对血制品的病毒污染方面的控制

2018.06.07 听听肠道的声音,声波感应技术协助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 西澳大利亚大学马歇尔中心主任以及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他说:「我们使用声波感应技术来看看我们是否能发现人类肠道的问题,该技术最初是为了追踪白蚁的咀嚼声

2019.06.20 大数据时代的肿瘤精准治疗 ——首届中德癌症研究双边学术研讨会召开

、胰腺肿瘤、颅脑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免疫治疗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旨在加强中德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实质性科研

2015.09.09 QICC2015:翁渝国教授谈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技术

ccvideo心脏病是人类死亡的杀手。在人体心脏因病损而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而不能维持全身正常循环时,可移植一种用人工材料制造的机械装置以暂时或永久地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脏功能、推动血液循环,这种装置即人工心脏。然而,在我国人工心脏技术和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并不成熟。在第 9 届钱江

2016.09.06 ERS2016 专访宋元林教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的作用,后期则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同时伴随着微生物的过度生长也会导致毒素的产生。巨噬细胞也是肺内炎症发生的重要机制,现今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以及其...分泌生长因子,转化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同时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等多重功能。在动物实验中很多肺损伤的模型(LPS 导致的肺损伤、感染导致的肺损伤、急性通气

2018.06.07 2018 ASCO | 王慧娟教授:肺癌免疫治疗与精准治疗

,扩展精准医学领域」。与会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王慧娟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围绕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免疫治疗以及精准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解读。聚焦 ASCO 2018,点此进入专题页面ccvide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篇章王慧娟教授指出,2018 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迅速,几项重要

上一页 1 2 3 ... 123 124 125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