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先行者曹庆东:患者安全最重要
编者按:在5月16日昨天开幕的第一次全国腔镜气管隆突手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上,AME出版社编辑有幸邀请到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先行者曹庆东教授和我们分享他关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经历,他对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看法,他对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期待。
受访专家| 曹庆东,主任医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医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ESTS)会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SCVTS)会员。
万丈高楼平地起,复杂手术简单始
我们是2011年3月份开始做第一台单孔胸腔镜手术,国内在此之前还没有专家提及单孔胸腔镜手术,也没有杂志做过相关的报道。当看到国外的医生在尝试,我们开始了这一项尝试。一开始最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器械,因为国外使用的器械在国内并没有被批准使用,我们只能自己找厂家研发一套手术器械。在这套独特的器械辅助下,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摸索道路。到2011年9月,我们做了几十例单孔胸腔镜手术,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关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文章。随后单孔胸腔镜手术开始在会议上曝光,开始引起同行的注意,2012年开始尝试的医生也开始增加。我们都在简单的手术上摸索单孔腔镜手术技术。
2013年AME 旗下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Disease》的编委Diego Gonzalez-Rivas报道了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手术。这给了广大尝试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医生带来了信心,并了解到原来单孔胸腔镜手术也可以完成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在熟悉掌握了单孔胸腔镜下简单的手术后,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尝试,除了肺叶切除手术,我们还在摸索单孔腹腔镜(TUSE)技术联合单孔胸腔镜(SPVATS)技术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实验。这样相对于传统的全腔镜手术,患者的创伤更少,我们目前已经完成4例这样的患者,预后效果都不错。技术还在不断改进,没有相关经验的借鉴,需要借助大量的单孔胸腔镜技术基础,才能向更高难度的手术开始尝试。
单孔多孔非主要,患者安全最重要
两孔或三孔的手术的视野是腔镜下的视野,与传统手术的视野是不一样的。但单孔胸腔镜手术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视野就跟传统手术的视野是一样的,更加符合外科医生的传统手术的习惯,更轻松,从而能减少医生的疲劳感。但对于初涉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医生不能过于盲目,不考虑患者的安全问题一上来就尝试高难度的手术。要知道一种技术的掌握需要循序渐进,因一种不合适的技术而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风险,这是不可取的。手术安全为第一位,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固执坚持单孔,盲目不顾患者的具体情况。即使原定是做单孔胸腔镜手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有需要还是可以改为两孔或多孔的胸腔镜手术。
我希望众多医生能够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但并不是说单孔胸腔镜手术将要取代多孔胸腔镜手术,而是让单孔胸腔镜手术作为一个技术的补充,一种技术的延伸,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利。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最大的一个原则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在不断的尝试学习中也不忘患者的安全。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
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至今还不是十分的完善,我们还不能说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目前真正掌握这种技术的医生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手术站位,手术器械等的协作,给术者带来很多的麻烦和增加了难度。例如:医生对于解剖能完成,但在闭合血管,闭合气管中因角度问题比较容易出血,因此风险还是挺大的。现在做肺叶单孔切除,最大的困难是因为角度问题引起的出血。在2015年的ASCVTS会议上我看到5毫米血管闭合器的介绍。如果这种血管闭合器的推出将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手术器械,我们也尝试研发,期待能推出一套既适合单孔胸腔镜手术,也适合多孔胸腔镜手术的器械。
今后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医生将能更容易掌握一种技术。而一种技术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一个两个医生的单独尝试,而是需要众多的医生的尝试学习。当参与的医生越来越多时才能更容易发现一项技术的不足点,从而才能找到这些不足点的解决办法。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单孔胸腔镜手术学术研讨会,主要研究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集合大家的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争取让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给患者带来帮助。
关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成三个方面:一是缩短学习曲线。对于单孔胸腔镜手术仅仅依靠观看手术视频学习是完全不够的,为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和失误,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前辈的手把手指导是需要的;二是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规范明确才能让这项技术更大程度的应用;三是多中心合作,逐步规范手术适应症才是单孔技术健康发展的保障。
作者|周丽桃,AME出版社科学编辑
《Lung Cancer》英文书 和 《肺癌》中文书已经正式发布,点击此处可购买:http://www.biomart.cn/infosupply/23456085.htm
信源地址:微信公众号「AME科研时间」。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