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

APSAL2017:肝衰竭-恢复肝功能的研究发现

作者:熊立夫    2017-02-17
字体大小:

在 2017 年亚太肝病学会(APASL)年会上,来自法国巴黎的 Didier Samuel 教授以《肝衰竭-恢复肝功能研究发现》为题做了报告。

首先,他回顾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展过程:肝衰竭在最佳的药物治疗和肝功能支持系统恢复下,有两个途径:1. 直接恢复、代偿;2. 需经过肝移植,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恢复或延长生存。而其中的这个「桥梁」就是要谈论的重点。

肝衰竭2_meitu_5.jpg

接下来,Samuel 教授大体介绍了什么是急性肝衰竭。肝衰竭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在非肝移植干预下死亡率高达 50%~80%。主要致死原因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形成和脓毒症(sepsis)。20%~50% 的病例有自发恢复的可能。绝大多数病例无法在入院时对预后做出准确判断。从做出决定到实施移植中的延迟期限未知。药物治疗经常是存在不充足的。同时,做为一种爆发性肝炎,其所致肝脏大面积坏死的机制目前仍未完全知晓。而导致肝损伤的原因不同使得机制不同。比如毒性物质代谢所致的毒性作用,太强的免疫反应等等。

肝衰竭3_meitu_7.jpg

爆发性肝炎后的肝脏再生情况在部分肝切除术后有所研究。研究发现:剩余肝脏继续生长来补充缺失的区域。肝细胞可分裂 1 到 2 次,再生牵涉到已存在的成熟细胞扩增。人和动物患急性肝衰竭都可以表现为大面积肝脏细胞坏死。而大面积细胞凋亡只会出现在动物中,人肝脏是否会出现凋亡目前尚不清楚。

同时,再生也是异质性,分为四种情况:1. 恢复得快速而完全;2. 缓慢而完全;3. 细胞再生但不具备功能;4. 完全没有再生,需要肝移植。

肝衰竭4_meitu_8.jpg

如上图:爆发性肝炎非功能性区域增生。

进一步,从细胞层面回顾肝细胞的构成复杂性,指出肝再生由完全分化肝细胞室和肝祖细胞所致。

肝衰竭5_meitu_9.jpg

急性肝衰竭的结局取决于肝衰类型和病因,表格中特别指出亚急性患者在无紧急肝移植下的生存率是差的。

特别提到 Reg3α-ALF5755,是抗氧化家族里的一个新的系列,带有促进存活和支持再生的属性。肝脏再生时其会大量产生,并通过减少细胞死亡、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蛋白羰基化来达到保护肝细胞的目的。

肝衰竭6_meitu_10.jpg

最后总结:肝衰竭病因的确定对预后判断有很大作用,预后评估以及肝衰竭指征评估应当尽早进行,肝移植 KCH 和 Clichy 标准有待进一步改进。需要更好得方法去提前发现那些能够自发恢复的病人。对于急性肝衰竭的病人,全面并特殊的 ICU 管理是必须的。在药物治疗方面,能够提供肝细胞保护和再生的药物有待开发出来。最后,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生长因子产生的位置需要确定。

肝衰竭7_meitu_11.jpg

本文作者:熊立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专题-第二十六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

编辑: liufang    来源:丁香园

关注感染时间  回复绑定获取 5 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