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学医,是在母亲的「逼迫」下。在非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他同样走的得精彩:他是国内髋臼骨折手术顶级专家,他完成的陈旧骨盆骨折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在世界范围内也仅几十例。经常在放射线状态下进行手术,他的手臂出现了一些斑,他评价自己,可能是天赋刚好与所从事的职业「配」上了,到现在为止,自己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医生。在前不久揭晓的「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中,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助理、创伤骨科副主任吴新宝当选。
记者在医院见到吴新宝的当天凌晨,他刚从香港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后飞回北京,没休息几个小时,他已经又开始了一天在医院的工作。
对于这样的生活,吴新宝似乎已经习惯,他告诉记者,每周一、周四是他的手术日,「手术的长短不好说,赶上复杂的,一天也就做一台。」
被「迫」走上医生道路:他做得同样精彩!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吴新宝:每次完成一台手术的成就感,外人无法理解 。"
每到周四,他都做好了晚上八九点吃晚饭的准备。「中午饭也就趁着手术间隙扒几口。」
走上医生这一职业,其实并不是吴新宝的最初选择。「我当年高考时就没想过要报医学院,我妈妈是医生,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比较单纯,当时的理想很高大上,想当建筑师、科学家、穿军装什么的。医生根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于是,在预考过后,吴新宝两次均报考军事院校,「结果都被学校教导员『通报』给我妈,两次都给我撤回来了。」
就这样,在高考填报的五个志愿中,吴新宝选择了两家医学院。「这也算是满足我妈的愿望。」
我那会第一志愿报的是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专业,第二志愿是在我妈的要求下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当时还叫北京医学院。即便医学专业被放在第二志愿,吴新宝似乎还是注定要走上这条道路:「结果我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到毕业的时候,我老师说才发现我当年是第二志愿上北大的,用他的话说,他几乎就没见过北医招第二志愿的学生,第二志愿报北大被录取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话
Q:做医生这么多年,后悔过吗?
吴新宝:我倒没觉得自己选错专业。到现在,我觉得自己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医生这个职业,带给我最大的可能就是成就感,这是外人可能很难理解的,每成功完成一台手术后的成就感。
当然,这个行业的忙碌可能也是外人难以理解的,年龄越大,反倒是越忙了,我以前都无法想象这种忙碌,工作以外的事情,是我最累心的,因为永远都欠着账。各种催着我审稿、准备幻灯、处理邮件、短信...... 工作以外的事情,真能把人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干活效率最高的是在飞机上,手机关机,周围人也不认识,我经常把一些比较「头疼」的工作放在飞行过程中完成。
好在孩子大了,我记得我孩子上幼儿园、小学那会,周末都能带他出去玩,现在如果他还是那么小,我估计周末根本就没法陪他,因为周末就没在北京待过,更别说在家了。原来吃完晚饭,还能看会《新闻联播》,现在一个月不开电视都是正常。
既然选择了医生的行业,那就没别的办法了。
Q:很多影视剧中的骨科手术,都是叮当响的「大动作」,真正的骨科手术是什么样的?
吴新宝:手术中真正困难、耗时间的是无声的,往往到叮叮当当的阶段,也就意味着手术快结束了。赶上出血等情况,才是最麻烦的,根本就不是动刀动斧子能解决的问题。但现在这种叮叮当当的声响也少了。
我刚毕业那会,手术中,钉子真的是拿榔头敲进去的,限于当时的技术、器械、理念,也只有这一招儿。我估计现在的年轻医生很难理解我们那时候是怎么做手术的。现在做手术,都不用开太大的切口,借助术中影像等设备,手术可以实现微创,也不会有多少出血。已经很少有「叮叮当当」的手术。
Q:骨科微创手术是医学的追求方向,创伤骨科手术几乎都是在放射线下完成的,怎么保护好自己?
吴新宝:手术中「吃不吃」放射线已经是次要问题了,在医生之间,似乎已经默许这个问题,骨科医生内部的「潜规则」就是做手术就应该吃放射线。
放射线肯定是有一些副作用的,我手部、胳膊上的很多斑,之前是没有的,更明显的是,放射线下手术时间越长,这些斑的颜色就越亮。但幸运的是我还没发现身体有什么病,所以也就习惯了。
Q:就没有保护措施吗?
吴新宝: 有些手术在术中透视时,医生可以站在铅屏后面躲避放射线,但很多情况下医生是离不开手术部位的,这时就必须和患者同样暴露在放射线下。每个手术间都配有铅衣,如果这台手术要在放射线下做,上台的医生在刷手前就会穿上铅衣,但铅衣也只是把胸腹部遮挡住,整个头部、胳膊腿等还是暴露在放射线下,而且铅衣很沉重,穿一会就浑身湿透了。骨科手术中变化很多,有些手术术前计划是不用透视的,所以医生不穿铅衣,但术中又需要透视,这时医生只能裸露在放射线下了。
Q:现在的医患关系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怎么看待?
吴新宝:我们目前最缺的,其实是医生专业技能之外的教育,包括与患者的沟通技能等,我觉得医患关系紧张,80% 是沟通的问题。沟通不到位,相互之间的不满就会升级,产生恶性后果。我在国外一些医疗机构见过,考核医生时,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包括与患者交流、医护之间的评价及应急情况处置等,这些还是国内医学教育所缺乏的,我们还只是更关注医生的专业技能。希望我们国家在医生的培养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人文教育和培养,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做医生,先做人」。
丁香头条
丁香园旗下新闻人文频道
传播最具价值的医疗新闻和观点
投稿邮箱:zhangt@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