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分泌那些事:CGIS 会议专家观点集锦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第十三次会议邀请到糖尿病及胰岛素分泌领域内 130 多位专家与学者。数十位权威专家多维度探讨了领域内前沿资讯和最新成果,并就专题报告相关内容接受采访作进一步解答。
陈璐璐教授: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对 T2DM 发展的影响
2 型糖尿病发生有两大主要的生理病理改变,即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不全,后者是核心环节。
β细胞长期代偿性工作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后果,在这一过程中,β细胞功能渐渐衰竭,最终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因此,β细胞功能衰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胰岛素抵抗而发生的。此外,肥胖个体的高血脂、脂肪因子、高血糖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均会损伤β细胞。
随着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可能会随着体重或其它原因而消长,理论上它可能持续存在。β细胞功能则是逐渐衰退的,如果缺乏改善β细胞功能的治疗措施,理论上β细胞最后会凋亡,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李光伟教授:影响β细胞功能衰退的因素和对策
β细胞功能衰竭的基础,国际上一般认为有三类:β细胞凋亡过多;β细胞功能不良;β细胞分化障碍。
在糖尿病病程中,β细胞的演变过程非常复杂。胰岛素抵抗和年龄老化是目前公认的促进β细胞功能恶化的两大因素,近几年还认识到高血糖毒性的影响。我们无法阻止年龄老化的进程,但可以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角度,在通路的上游保护β细胞,比如用 GLP 受体激动剂减肥,或者用胃减容术减轻体重。另外,通过使血糖水平正常化可以纠正高血糖毒性,恢复β细胞功能。
陈丽教授:CGIS 2015 会议的亮点和展望
本届 CGIS 会议中,各位专家对于糖尿病治疗前沿领域进行了探讨,如β细胞功能和内分泌激素的关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β细胞功能对糖的敏感性进行量化;在β细胞调控过程中,胰岛素、口服药物及其他降糖措施各自的特点。
对于β细胞自身功能的变化,还有很多未知的内容有待探讨。我们需要对β细胞的再生、失活,β细胞自我功能做更加深入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寻找答案。
陈名道教授:胃肠减重手术恢复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机制
胃肠减重手术恢复β细胞功能,最主要的机制是减重,其次是激素改变。
胃肠改道后,吸收的营养物质减少,能量相应减少,使得β细胞负担大大减轻。其他减重方法如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同样可以恢复β细胞功能,胃肠减重手术只是更加直接快速。对于极度肥胖的患者,饮食控制情况差,运动量少,胃肠减重手术可能更为有效,对于普通体型的患者,做这一手术要慎重考虑。
其次,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变短会引起复杂的激素变化过程。其中胰岛素分泌减少,β细胞负担减轻,有利于β细胞功能恢复。
吕肖锋教授:β细胞功能评估对治疗方案选择的意义
临床常用的胰岛β功能检测方法如下:
(1)简单地测定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和 C 肽水平。该方法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实际更能反映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2)通过 HOMAβ指数偏离正常值的程度来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判断疾病进程。
(3)精氨酸刺激试验。
(4)计算胰岛素曲线下的面积和 30 分钟胰岛素。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胰岛β细胞数量下降、胰岛素分泌节律改变、胰岛素分泌缺陷、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的比值升高等。但目前尚无一种检测方法能全面精准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
胡仁明教授:巨噬细胞对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影响
最新研究证明,常见的四种代谢性疾病,即 2 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脂肪肝是密切相关的。
对于几种疾病之间的联系因素,目前学界内密切关注到的是巨噬细胞的作用。当巨噬细胞被过分激活,极化后的巨噬细胞将对多种组织造成破坏,如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破坏胰岛并引发 2 型糖尿病,造成脂肪增大进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肪肝。
活化的巨噬细胞到达不同的组织并对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发展为相应的疾病。巨噬细胞的活化是这四种疾病的基本关联点。
在糖尿病治疗中,除了常用降糖药以外,将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控、医治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
李延兵教授:解除糖毒性对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多项临床研究证明:(1)有效控制血糖,可降低高糖毒性对β细胞的损伤,胰岛功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很好的维持,有研究表明可长达六年。(2)糖化血红蛋白小于 7 有利于减少大血管病变,糖化血红蛋白小于 6.5,如 ADVANCE 研究,更有利于减少微血管病变。为了更好地保护β细胞,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使血糖水平正常化。即使血糖轻微升高,当空腹血糖大于 6.1 时,第一时相分泌也已严重缺失。
无论使用药物治疗或采取其他措施,充分控制血糖,去除糖毒性的影响,是保护β细胞的必要条件,从而最终达到延缓并发症,改善病人的总体预后和生存质量的目的。
韩晓教授:1 型和 2 型糖尿病中,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差异
1 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杀伤性 T 淋巴细胞浸润胰岛后杀伤胰岛;其次,抗体依赖性的 T 淋巴细胞针对β细胞上不同的抗原产生破坏。再者,浸润到胰岛内部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类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 IL-1 胞、TNF-胞等,也是杀伤β细胞的原因。
2 型糖尿病的糖毒性和脂毒性被认为是早期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甚至部分凋亡或衰竭的原因。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已证实,发生 2 型糖尿病时,肠系膜以及内脏周围的脂肪中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分泌 TNF-性和 IL-6 这一类因子,引起血液和胰岛局部的炎症因子浓度升高,进而导致β细胞的功能障碍以及凋亡。
杨涛教授:1 型糖尿病临床免疫治疗的进展与难点
1 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伤始终存在,在发病初期β细胞就已经损伤大约 60%-70%,这种损伤不因为 1 型糖尿病被确诊并得到治疗就会停止,即残余的胰岛功能会进一步逐渐降低,并且衰退速度比 2 型糖尿病显著更快。
20 年来,1 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胰岛自身免疫损伤,可以延缓胰岛β细胞衰退的速度和进程。但目前尚无方法能够完全终止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所导致的衰退,也还没有一种常规的免疫抑制剂用于 1 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