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黑间盘」 = 退变吗?新概念:椎间盘发育障碍

作者:刘志恒    2015-10-28
字体大小:

腰痛(Low back pain,LBP)带来的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LBP 的进程与椎间盘退变(Disc degeneration)密切相关,且椎间盘退变在所有的人群及不同年龄组中均有发生。造成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众多,如:年龄、异常应力、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椎间盘退变的实质。

MRI T2 加权像可通过椎间盘含水量反映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由两部分组成,内部凝胶状的核心:髓核和外部的纤维环。这些结构富含胶原蛋白及大分子并富含水分。目前认为,随着椎间盘的退变,其蛋白多糖和水分的含量随之下降,因此会造成 MRI 图像上的「黑间盘」现象。

自 MRI 出现以来,「黑间盘」被认为是椎间盘退变的标志。换句话说,我们一度认为,在 MRI 上,椎间盘含水量丰富就是正常,而不同因素导致的含水量下降及大分子降解引起的椎间盘形态及生化改变则导致了退变。退变过程中,神经纤维还可移行至椎间盘并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引发一系列症状,临近终板的改变也可刺激周围的神经纤维。

一些退变过程可导致椎间盘继发的结构改变,如椎间盘的高度丧失,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纤维环破裂等。同时,退变的过程还改变了椎体间的活动度,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其结构的破坏,如骨赘、骨刺的形成及 modic 变。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黑间盘」就是椎间盘退变的本质。但是「黑间盘」在组织学层面上并不总是代表退变。而且大量研究结果此观点冲突。有研究认为,椎间盘退变并不是总是伴有 LBP,部分伴有严重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并无疼痛症状。还有研究认为 MRI 检查对退变的进展没有预测价值。这些研究提示目前广泛应用的椎间盘退变分级系统可能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也无法揭示椎间盘退变的实质。

MRI 大样本筛查发现:椎间盘退变存在跳跃性(21% 的退变患者是多节段退变),部分患者退变的椎间盘节段之间存在着未退变的椎间盘,这对以往我们关于退变机理的理解相冲突。此外,「黑间盘」在青少年中也较常见。所以说,机械应力因素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香港大学的 Samartzis 教授,继联合国际专家提出「椎间盘退变的最新知见」后,又提出了「椎间盘发育障碍」概念,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 Spine J 杂志。

Samartzis 教授认为:部分椎间盘自开始就没有很好的含水量,所以导致其在 MRI 上呈现出「黑间盘」表现,但是这类椎间盘不能认为是退变,而是椎间盘发育障碍,这是一类在发育过程中椎间盘未能完全发育成型或水分逃逸,而在 MRI 呈现「黑间盘」表现的情况。

所以这类人群的椎间盘并没有发生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形态学及生化改变,也不会发生椎间盘源性疼痛。这解释了以往 MRI 中退变的表现与 LBP 之间为何无相关性,同时解释了部分存在「椎间盘发育障碍」且伴有椎间隙狭窄的患者中,没有其他前述的继发结构改变。

Snip20151021_1.png
胸腰段椎间盘 MRI 图像。左图:L3 - S1 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隙狭窄伴椎体前缘骨赘形成;L5 - S1 节段可见 modic 变;右图:T9 - T10、T12 - L1 节段椎间盘发育障碍,呈「黑间盘」样表现,椎间隙狭窄,但无骨赘、modic 变等继发结构改变。

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更关注椎间盘退变的表型及退变的实质。加深对椎间盘生物学及发育学的认识将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发生过程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新的相关分级系统及研究重点应放在区分椎间盘退变和椎间盘发育不良上。

编辑: liuzhiheng    来源:丁香园

qrcode_for_gh_a8aafa5a3174_430_副本.jpg
               关注骨科时间  绑定送丁当

  • 张英泽

    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 王坤正

    王坤正,西安交大附属二院骨一科主任。

  • 王岩

    王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

  • 田伟

    田伟,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 陈仲强

    陈仲强,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

  • 翁习生

    翁习生,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

  • 袁文

    袁文,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