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6)

ESC2016:葛均波院士解读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作者:任杨源 庞欣欣    2016-08-31
字体大小:

在刚结束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丁香园访问中就《 2016 年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进行解读, 并对即将于西安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进行预告。

ccvideo
ccvideo

解读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在今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有很多新指南发布,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血脂异常指南。在过去 100 年中,血脂异常一直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最近几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对指南进行更新,提出血脂管理不再设定靶目标值,这引起不少医生的误解,认为不再需要控制胆固醇,这是对近年研究成果的一种误读。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有直接关系,这次 2016 年 ESC 会议期间公布的血脂指南,最大亮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人群的分层;第二个就是危险人群分层对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靶目标值界定的影响。

在该人群分层当中,将存在肾功能异常、糖尿病、单支病变或者曾行介入治疗或者冠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证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这类患者(以前称之为极高危的患者)分作不同组群,通过饮食、运动或者药物等进行综合干预。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对行冠脉造影或者 CTA 证实有斑块形成的患者,大多凭经验治疗,意见不一,此次指南的更新弥补了这一空白。

去年 NEJM 上的 IMPROVE-IT 研究结果表明在降脂治疗时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可进一步改善心血管预后,这就和我们之前的认识一致,血脂越低越好。而这次新指南的公布,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如有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参考指南根据其年龄组分类治疗。

但应注意的是,中国的低密度脂蛋白谱和欧美国家并不完全一致,中国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卒中风险较高,而心梗风险相比欧美较低,这个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此次血脂指南对我们仍有参考意义,有利于根据欧美指南制定适宜中国人的指南。

 CSC 与 ESC 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这些年,中国学者和国外的学术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此次欧洲心血管学会对中国学者非常重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 ESC 会议上设立了急诊影像学与房颤两个专场,让更多中国青年学者在充满学术竞争的国际平台上亮相,这也体现了国外学术组织对我国学者的进一步认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科研水平的提升,相信这种学术交流将会更加频繁。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即将召开

2016 年 9 月 8 日~ 11 日,我国心血管医生的盛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第七届长安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将于古城西安举行。

现任主委葛均波院士提到,这些年我们参考了国外学术年会的筹备经验,充分结合到我们本土年会中,届时欧洲、日本、美国等地的心血管学会专家也将来到年会现场, 2016 年 ESC 的最新进展也将同步引进到国内,让国内更多医生更为及时有效地了解国际最新研究,并进一步促进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发展。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请点此进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专题

编辑: yufang    来源:丁香园

关注心血管时间 绑定即送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