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与心脏标志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暨教育计划正式启动
10 月 31 日,为提升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水平,推进心脏标志物在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中的合理应用,贯彻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在基层医院的实施,加强临床与检验的结合与交流,由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县医院联盟、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与心脏标志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暨教育计划在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正式启动。
会议由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杨丽霞教授担任主持,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出席并为首批基层讲师颁发聘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捷教授出席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孙艺红、张宇辉、张真路等共识编审组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心内科、急诊科、检验科领域众多基层医生及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而作为项目发起人之一的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尽管无法亲临现场,但特意录制了视频,通过会场大屏幕送上了寄语。
图为胡大一教授
图为杨丽霞教授
图为张捷教授
《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与心脏标志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的制定工作于 2015 年 4 月启动。来自心内科、急诊科及检验科领域的 20 位专家基于《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与 2014 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结合中国基层医院医生的临床需求制定而成。该共识将对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与心脏标志物应用发挥指导作用。期待通过教育计划的运作,帮助广大基层医生充分认识心脏标志物在心脏急重症中的应用,从而加强临床与检验的结合,有效改善我国心脏急重症患者的治疗现状。
胡大一教授提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新医改的重点,为而国内绝大多数的心血管病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心血管医师,缺乏不断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迫切需要有个专业途径能宣传、普及和推广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整体水平,掌握本专业的最新进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心脏标志物检验医学的发展,是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最为令人振奋的进展之一。近年来,随着实验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成为当前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要工具,改变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基本认识和诊断标准。而急诊科心脏标志物快速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为早期心脏病患者保驾护航。
本项目共有 6 位基层医师被聘为首批基层讲师,在会议最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杨丽霞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捷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健教授共同为 4 位到场的首批基层讲师颁发了聘书。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共识》启动背景
基层医院,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覆盖着全国 9 亿人口,是联结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紧密纽带,更是医改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全面提升以县级医院为代表的基层医院综合能力的工作方针,为配合县级医院的独特诊疗特点、普及和提高县级医院在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和实验室检测水平,为促进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心脏标志物和各项体外诊断指标在心脏急重症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与合理应用,需要加强临床和检验结合、贯彻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在基层医院的正确实施,推动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教育。
为此,自 2015 年 4 月启动,有来自国内心内科、急诊科及检验科领域的 20 位专家基于《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与 2014 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结合中国基层医院医生的临床需求制定出《共识》。《共识》将对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与心脏标志物应用发挥指导作用。
2015 年 9 月 8 日,来自全国多地的编审组专家共同召开了基层医院心脏急重症临床诊疗与心脏标志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网络视频定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