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长城五洲会:心衰指南和临床实践的巨变

作者:梁静汝    2015-11-02
字体大小:

在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第九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董吁钢教授就近 20 年来心衰指南和临床实践的变化做了精彩报告。

随着医学的发展,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今的心衰指南所强调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以往,对于心衰的治疗,学界普遍关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症状的措施。现在,除了改善症状之外,心衰指南还聚焦于心衰的预后,提倡使用改善心室重塑的药物,提高患者心衰发作后的生命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心衰的治疗,改善症状仍需使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剂,但是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血管扩张剂的使用为例,各国指南的颁布的标准也不尽相同。ESC 发布的心衰指南中提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低于 110 mmHg 的患者禁忌使用血管扩张药物,与此同时,我国的心衰指南则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考虑,提出 SBP110 mmHg 以上安全使用,90-110 mmHg 之间根据患者基本血压水平谨慎使用,低于 90 mmHg 禁忌使用的主张。

此外,在改善症状的基础上,临床上针对心室重塑,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也在不断发展。脑啡肽酶抑制剂也许会成为抗心衰领域的明日之星,其中的代表性药物,LCZ696 作为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双重抑制剂,有可能是更好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但是在临床实验中,它同样存在血管性水肿和低血压等副作用。

心衰指南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心衰临床诊疗的情况亦是如此。虽然指南在不断地修订,但是与临床实践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指南中的内容也并非不可挑战,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当依据患者具体状况,灵活应用和参考指南。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请进入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第九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专题

编辑: 青柳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