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A9:药物创新
014年5月29日下午, 2014 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简称:ISCTM)分论坛A9:药物创新在上海举行,该分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办,由上海药物所丁健院士担任主席。
分论坛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李佳副所长主持,会议邀请上海巴斯德所所长Ralf Altermeyer博士做了题为“Approved drug repurposing for 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性疾病治疗领域的旧药新”的报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朱熹教授做了“TRP channels as novel targets of drug therapies TRP通道作为药物研发的新靶标”的报告,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ICC)转化科学总监冀群升博士做了题为“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Oncology Drug Development from Industry Perspective 从药企角度考量肿瘤药物研发中的转化医学研究”,上海药物所赵强教授做了“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of Purinoceptor 12 嘌呤受体12的结构与功能”的报告,美国Van Andel研究所Karsten Melcher教授做了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s of AMPK regulation by adenine nucleotides and glycogen腺嘌呤核苷酸和糖原调节AMPK的结构机制”的报告,以及美国Amgen公司全球研发副总裁张明强博士就“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Drug Discovery 药物研发中转化医学的重要作用”做了精彩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演讲内容涵盖了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代谢疾病等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特别是来自制药公司的两位报告人更是通过国际著名药企的研发实践,生动阐述了转化医学研究在基于PCSK9, EGFR等重要靶点新药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引起全场的交流和互动。
报告内容介绍:
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ICC)转化科学总监冀群升博士从跨国药企的角度阐述了抗肿瘤药物研发中的转化医学研究,并以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的抑制剂为例,介绍了阿斯利康公司相关代表性药物的抗肿瘤活性、特性研究、生物标志物发现及其研发前景。冀博士同时指出了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转化医学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分享了自己的切身心得。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赵强教授介绍了其在嘌呤能受体P2Y12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P2Y12受体是刺激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赵强教授详细介绍了P2Y12晶体结构解析结果,对比分析了该受体与其他已知G蛋白欧联受体所不同的结构特征,并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药物与P2Y12受体的结合模式及作用机制。用详实的研究数据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该研究在靶向P2Y12的心血管类药物的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美国Amgen公司全球研发副总裁张明强博士从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多个重要研究领域,阐明了转化医学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并结合Amgen公司药物研发的成功实例(如EGFR单克隆抗体等),就相关药物研发的科学意义、药物活性、基因组测序分析、敏感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病人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环环相扣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为同行科研人员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美国Van Andel研究所Karsten Melcher教授做了题为“腺嘌呤核苷酸和糖原调节AMPK的结构机制”的报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肿瘤与代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糖尿病、肥胖及肿瘤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靶点。Karsten Melcher教授介绍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分别解析了活化状态及非活化状态的AMPK特定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并结合生物化学与基因突变技术分析了AMP与糖原等不同因素对AMPK的调节机制,为靶向AMPK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依据。
Michael X. Zhu在报告中介绍了其在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离子通道方面的研究经验。通过采用外源性高表达TRP、基因干扰技术、基因工程鼠模型等多种方法,Michael X. Zhu等揭示了TRP通道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鉴于靶向TRP药物的研发具有潜在的良好研发前景,但目前尚无靶向TRP的药物用于临床,因此,Dr. Zhu指出靶向TRP药物的研发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将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本次分论坛吸引了业内4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为药物研发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搭建了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促进领域间的交叉和融合,展示了基础研究成果在转化研究中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