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4,那些倒下的医生们
48岁的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路阳医生参加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户外晕倒,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55岁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意外离世。
42岁的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昌克勤医生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检查显示脑干出血,会诊专家认为预后极差,目前还在昏迷中。
48岁的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丁易医生在泰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突发心血管疾患去世。
我国脊柱微创领域著名专家白一冰教授的突然辞世,是我国脊柱微创领域的巨大损失。
12月02日,北京阜外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医生离世。
2015,医生请从新开始关心自己



来自丁香园站友调查
医生猝死事件,引起整个社会对医生健康问题的关注。为此,丁香园推出了医生超负荷工作情况调查活动。共有2402名丁香园站友参与本次调查,主
要来自三甲医院,大多数为医院的骨干力量。
工作时间长
与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文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相对,医生群体的工作时间普遍超过这一标准,69.2%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在随后根据医院等级进行分组分析可以看出,与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相比,二
级、三级医院工作时间过长的现象更为普遍。
工作强度大
如果觉得“79.8%的医生认为自己工作量多”仅仅是主观感受的话,不妨继续往下看,数据会证明大多数医生的工作强度“不是一般的大”。
休息时间少
调查中,68.5%的医生午休及用餐时间小于1小时,32.2%的医生只有不到30分钟用餐。也就是说,大多数医生中午匆匆吃个饭就忙去了,而午休,应该是天方夜谭吧。对了,中午刚吃的午餐是什么味道来着?
身体状况不乐观
调查中,64.1%的医生疲劳程度较为严重。
数据分析来自丁香园,点击查看更多详情>>
站友留言
Lawyer:
其实医生的累我觉得来自3个方面。一个是劳动强度,病人就是这么多,不干就干不完。属于被迫性劳累。二是专业性质和体质决定的。由于医学知识更新较快,逼着我们在劳累的临床工作之余还要看专业书籍、文献,写论文,投标书……
现行体制下没有办法更好的去评比哪一个医生更优秀,只能靠文章、SCI、课题……。仍然属于被迫性劳累。三是我们都是优秀的人才。没有哪一个人愿意落在被人后面,所以就逼死自己的往前冲。这属于主动性劳累!
辣彻:
那么多工作不做行吗?年轻医生有他们的事,也一样很累。而且,外科手术不是厨师切菜,弄不好病人就死了残了,没有长时间的功底积累,是拿不下来的。愿广大辛勤劳动的医生保重自己,医院多关心,避免悲剧的发生!英年早逝,痛心!
Renzhongrenfeia:
当前形势下,个人认为医生太过疲劳或者发生意外的情况主要一下几点:1、医患关系紧张,自己的病人,一般其他医生都不会给你帮忙,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善始善终的来处理自己的病人,甚至自己值班休息时间,都要自己过来处理,尤其是外科系统的。
2、有些人追求太多,不但业务要做得好,学术科研也不甘落后,这其中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制度强加给我们身上的。3、医生这个职业,给别人看病的时候,检查尽量完善以求诊断明确,治疗得当;但对于自己,却存在着忌医的心理,时间久了,小问题也成了大问题,从而留下隐患。
westjerry2010:
不得不说,每一个医生都是无敌的,每一个转行的医生都成了各个行业的精英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曾经这么无敌的锻炼过,做过医生的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们? 加油。
Shanyangchen:
除了超负荷工作外,根本的是年轻人不注意保健造成,生活好了,吃喝不科学,活动过少,熬夜过多是造成猝死越来越多的关键。很多做医生的同样肥胖了不在乎,继续大吃大喝,抽烟喝酒,继续熬夜不在乎,没有健康保健意识。
iamcxl1975: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有这份职业道德,但是现在我们医生背负了许多额外的负担,的确有时觉得很辛苦。想到我们抢救过来的、治愈的、好转的患者和家属感激的话语,又觉得这份职业的神圣。唉,我也只能一声叹息!祝愿白教授一路走好!
最后对医生们说: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但还是要关注下自己的身体健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