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峰教授专访:谈急性卒中的介入治疗
在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上,丁香园记者采访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教授,他提到治疗急性卒中应缩短影像学检查与治疗干预的间隔时间,形成高效的多学科协作团队。
刘教授提到,我国脑血管病的现状与西方有许多不同,例如颅内动脉高压的患病率比西方多得多,而脑卒中现状也有年轻化趋势。许多患者仅三四十岁,就可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者颅内动脉的病变。相比而言,西方的心源性卒中的发病率比我国高,而我国颅内动脉病变比西方国家更常见。
在介入治疗方面,颅内动脉的再狭窄率比较高,椎动脉的再狭窄率也比较高,而颈内动脉的介入治疗相对来讲比较安全。循证医学证据更全面。因此,在颅内动脉实施血管内治疗时,患者需要行高度评估以权衡治疗的获益性。
谈及急性卒中的临床应用时,刘教授表示有以下三个难点:
1. 时间延误:即使现在的血管内治疗要求在 6 小时内开始,要求病人及时到院或者医院在 2 小时内把血管开通,也是很困难的。
2. 符合条件的医生及医院的资源配备不足:急性取栓既要快又要好,普通介入医生未必能做,其培训需要五年左右,政府尽可能去加快这方面培训。
3. 基底动脉后循环的急性脑卒中还缺乏足够证据提示治疗方法。因此,也希望我国临床医生能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贡献一份力量。
在谈及欧美国家与我国在介入治疗方面的差别时,刘教授提到,国内外的处理方式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在美国,急性卒中的治疗干预时间间隔也不见得特别理想,反倒是部分中小国家在处理这类患者时行动迅速。治疗脑卒中是个跨学科的问题,涉及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神经科甚至是神经外科等科室。因此,工作流程的改进是医院的当务之急,成立真正高效的多学科协作团队。
急性卒中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CTA、DSA、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B 超,其中首选的检查应该是 CTA。因为CTA 最快,不耽误时间,1 分钟即可完成,而磁共振需要约 15 分钟,这种病人的治疗应该分秒必争。所以,缩短影像学检查与血管内再通的时间非常重要。这对医院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神经内科医生就可以完成介入治疗,流程和时间的问题会相对简单些,比如在我们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院),神内医生就可为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另外,如果检查与治疗的设备分布在不同科室,其管理与使用也将降低治疗效率。患者做完 CT 要将其送到导管室,这其中就有时间的延误。最好的方法是实现 CT、DSA 、磁共振设备的一体化管理,即一体化工作平台,将设备放置在某个区域内。减少搬运时间,组建所谓的复合导管室。最后,还应有个大数据的影像平台,方便医生随时调阅查看数据。
最后,刘教授强调,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可能解决严重的卒中问题。所以,基层医生要有预防意识,及时将发生急性卒中的患者转送至能够开展这方面治疗的医院中去。北欧国家采取的就是后送体系,在救护车在第一时间进行静脉溶栓,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非常感谢刘教授接受丁香园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