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的影像诊断(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网友[xiaoyuchen]:
食管裂孔疝 腹壁疝 肠系膜疝
食管裂孔: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此孔称为食管裂孔。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贲门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内脏经此裂孔及其旁突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s)。
用超声波检查食管胃贲门部,测量食管腹段的长度,对诊断较小的裂孔疝,较之钡餐X线检查更为有效。
腹壁疝:是腹腔脏器连同腹膜经腹壁薄弱处或孔隙突出而致。腹壁疝的超声显像特征为疝囊呈“口小体大”的烧瓶状结构,囊壁较薄、光滑,疝囊向外突出于体表,向内疝环与腹腔相通。疝环多呈细小管状结构,此处囊壁较厚、毛糙,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及网膜高回声,其他内容物少。
腹内疝:腹腔内脏疝入腹膜、系膜或粘连性间隙引起的疾病。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后者多见。临床上常见的有4种:①十二指肠旁疝是肠管疝入十二指肠旁腹膜囊袋内。40~60岁多发,男女比例为3∶1,常有餐后或姿式变动后上腹部不适,时可摸到包块。②网膜孔疝是肠管疝入网膜囊,与先天性肠系膜过长和网膜孔过大有关,20~60岁多发,常以急性腹痛向背部放射为多见,坐位或前屈位可减轻疼痛,可伴有黄疸或腹部肿块。③肠系膜疝是肠管疝入系膜孔中,由先天发育不良或手术后遗留因素所致。发病较突然,且进行性加重,不易缓解,肠梗阻表现突出,往往需手术复位。④膈疝是指腹腔内脏终膈肌孔间隙疝入胸腔,由先天和后天的膈肌缺损所致,右侧多发,严重时可造成心脏和纵膈移位,可出现相应的胃肠道和胸部症状。钡餐造影有助诊断,重症者常需开胸进行疝修补术。
网友[老杏]:
考虑腹内疝并肠梗阻,病例3可能发生绞窄。
网膜孔疝、十二指肠旁疝教多见。
这几张图比较明显:
食管裂孔疝 腹壁疝 肠系膜疝
食管裂孔: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此孔称为食管裂孔。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贲门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内脏经此裂孔及其旁突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s)。
用超声波检查食管胃贲门部,测量食管腹段的长度,对诊断较小的裂孔疝,较之钡餐X线检查更为有效。
腹壁疝:是腹腔脏器连同腹膜经腹壁薄弱处或孔隙突出而致。腹壁疝的超声显像特征为疝囊呈“口小体大”的烧瓶状结构,囊壁较薄、光滑,疝囊向外突出于体表,向内疝环与腹腔相通。疝环多呈细小管状结构,此处囊壁较厚、毛糙,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及网膜高回声,其他内容物少。
腹内疝:腹腔内脏疝入腹膜、系膜或粘连性间隙引起的疾病。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后者多见。临床上常见的有4种:①十二指肠旁疝是肠管疝入十二指肠旁腹膜囊袋内。40~60岁多发,男女比例为3∶1,常有餐后或姿式变动后上腹部不适,时可摸到包块。②网膜孔疝是肠管疝入网膜囊,与先天性肠系膜过长和网膜孔过大有关,20~60岁多发,常以急性腹痛向背部放射为多见,坐位或前屈位可减轻疼痛,可伴有黄疸或腹部肿块。③肠系膜疝是肠管疝入系膜孔中,由先天发育不良或手术后遗留因素所致。发病较突然,且进行性加重,不易缓解,肠梗阻表现突出,往往需手术复位。④膈疝是指腹腔内脏终膈肌孔间隙疝入胸腔,由先天和后天的膈肌缺损所致,右侧多发,严重时可造成心脏和纵膈移位,可出现相应的胃肠道和胸部症状。钡餐造影有助诊断,重症者常需开胸进行疝修补术。
网友[老杏]:
考虑腹内疝并肠梗阻,病例3可能发生绞窄。
网膜孔疝、十二指肠旁疝教多见。
这几张图比较明显:
作者: 丁香园集体创作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