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10-09 17:41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诺贝尔医学奖 2006 安德鲁·法尔 克雷格·梅洛 点击次数: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在基因技术的使用方面提供了“令人激动的可能性”。这两位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有效中止有缺陷的基因运传的机制,这为研发控制这种基因和与疾病作斗争的新药提供了可能性。安德鲁·法尔称:“克雷格和我的工作是研究为什么一些基因会停止运行,我们试图去控制它们,我们发现了一些东西可以有效地中止它们。知道这些基因并不能告诉你它们能做什么,所以如果你能中止它们,你就可以开始了解它们能做什么。”

  RNA能够充当“信使”,传递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遗传信息,将其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合成。研究显示,向生物体内注入微小RNA片段,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科学家认为,采用RNA干扰技术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因“沉默”,也许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

  植物、动物、人类都存在RNA干扰现象,这对于基因表达的管理、参与对病毒感染的防护、控制活跃基因具有重要意义。RNA干扰是一个生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链RNA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抑制了基因表达。自1998年发现以来,RNA干扰已经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沉默”技术而出现。这项技术被用于全球的实验室来确定各种病症中哪种基因起到了重要作用。RNA干扰作为研究基因运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它可能在将来产生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认为,RNA干扰技术不仅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强大工具,不久的未来,这种技术也许能用来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因“沉默”,以治疗癌症甚至艾滋病,在农业上也将大有可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沉默”真的是金。

  这种技术最初曾被用来研究植物和蠕虫等,科学家后来发现它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有效。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RNA干扰技术治愈了实验鼠的肝炎。目前,RNA干扰治疗技术正在快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一些公司正在资助用这项技术治疗黄斑变性、乙肝等疾病的试验。

  不过,尚有几个难题阻碍着该技术的发展。首先,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使RNA干扰能在患者体内的有效部位进行。比如说,在治疗黄斑变性时,科学家可以直接对患者眼部进行治疗,而对于其他一些疾病就没有这么简单。其次,科学家还无法确定这种疗法是否会影响目标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引发副作用。

  安德鲁·法尔称,诺贝尔奖委员会半夜打来的电话使他感到很惊讶。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我可能在是做梦,或者诺贝尔委员会打错了电话。我最感激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承认。”而克雷格·梅洛曾认为有关基因信息流程的研究可能有一天会获得诺贝尔奖,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刻会来得这么快。    


安德鲁·法尔与克雷格·梅洛(右)合影

1、安德鲁·法尔

  安德鲁·法尔(Andrew Fire),美国科学家、生物医学家。1959年出生于美国,198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1998年,他开始和克雷格·梅洛在《自然》杂志上共同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RNA具有可以干扰基因的机制。安德鲁·法尔现任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

 2、克雷格·梅洛

  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  出生于1960年,美国公民,1990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  

   作者: xiaoya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