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细胞图片(二十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原创】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
1.细胞种类:树突状细胞;
2.培养天数:培养第8天;
3.放大倍数:倒置显微镜 X400;
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FCS+GM-CSF+IL-4;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悬浮,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表面伸出大量毛刺状伪足或呈“面纱样”,为典型成熟DC的特征。图中小而圆的细胞为掺杂的淋巴细胞。
【原创】Wistar大鼠原代肝细胞
1.细胞种类:Wistar大鼠原代肝细胞;
2.培养的天数:原代培养24h;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 放大倍数:×200;
4.培养基种类:RPIM1640(Gibco)+10%胎牛血清(Gibco);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贴壁生长,呈多边形,非常难贴壁。
【原创】原代培养的 IPECs
1.细胞种类:IPECs(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2.培养的天数:原代培养第10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100;
4. 培养基种类:DMEM+15%FBS;
5.细胞状态、特征:原代培养的IPECs呈扁平多角形或不规则圆形,富含黑色素颗粒。
【原创】传代培养的 IPECs
1.细胞种类:IPECs(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2.培养的天数:传代培养第5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400;
4. 培养基种类: DMEM+15%FBS;
5.细胞状态、特征:传代培养的IPECs呈长梭形,伸出伪足,富含黑色素颗粒仍很丰富。
1.细胞种类:树突状细胞;
2.培养天数:培养第8天;
3.放大倍数:倒置显微镜 X400;
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FCS+GM-CSF+IL-4;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悬浮,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表面伸出大量毛刺状伪足或呈“面纱样”,为典型成熟DC的特征。图中小而圆的细胞为掺杂的淋巴细胞。
【原创】Wistar大鼠原代肝细胞
1.细胞种类:Wistar大鼠原代肝细胞;
2.培养的天数:原代培养24h;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 放大倍数:×200;
4.培养基种类:RPIM1640(Gibco)+10%胎牛血清(Gibco);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贴壁生长,呈多边形,非常难贴壁。
【原创】原代培养的 IPECs
1.细胞种类:IPECs(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2.培养的天数:原代培养第10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100;
4. 培养基种类:DMEM+15%FBS;
5.细胞状态、特征:原代培养的IPECs呈扁平多角形或不规则圆形,富含黑色素颗粒。
【原创】传代培养的 IPECs
1.细胞种类:IPECs(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2.培养的天数:传代培养第5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400;
4. 培养基种类: DMEM+15%FBS;
5.细胞状态、特征:传代培养的IPECs呈长梭形,伸出伪足,富含黑色素颗粒仍很丰富。
作者: 丁香园集体创作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