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动脉插管插入夹层一例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4-09 13:46 文章来源: 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主动脉置换术 三尖瓣成型术 麻醉 并发症 点击次数:

网友[麻醉陈勇]:

患者,女性,59岁,体重35kg,7年前行二尖瓣置换术,现因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三尖瓣重度反流而入院准备手术。病人严重恶液质。肝肿大,腹水。
因年龄比较大,手术前3天行冠壮动脉造影,造影后病人述说有严重的胸痛,心外科医师给以镇痛药治疗,没有给予重视。
病人麻醉诱导,穿刺顺利,体外循环前,MAP,HR平稳。锯胸骨时把右心房锯破,马上把胸骨和皮肤关上并用铣夹住,给以多巴胺5mg,仍后10ug/kg/min泵注。输血2u,血压平稳。马上从左侧股动静脉插管体循环。
很快建立体外循环,泵压在250mmHg左右,回流不是很好,但能维持,叫外科医师调整一下,泵压有所下降,回流也有点改善。因是股动静脉转流,灌注医师认为是正常。MAP 降至20mmHg左右,当时认为是刚转机的结果,10min后MAP没有回升,用去甲肾1mg,加在100ml生理盐水中,每次1-2ml给药,把MAP50mmHg左右。升主动脉插管准备心脏灌注停跳液灌了500ml,效果不好,切开灌注。手术行主动脉置换和三尖瓣成型。手术顺利,开放主动脉后,20JL除膻复跳。外科医生发现主动脉张力很大。遂从冠状动脉灌注管测压,MAP在100-120mmHg,而挠动脉压15-20mmHg。冠状灌注针眼出血严重,外科医师用手压住止血。麻醉用芬太尼1.0mg,安定20mg,异丙酚100mg,硝酸甘油5ug/kg/min。降压效果不好。此时发现外科医师按压冠状动脉灌注管时手的压力变化对MAP影响很大。挠动脉回收很好。外科医师失去理智,完全没有修养,对麻醉医师大骂一通。没有考虑自己的问题。再次阻断主动脉,切开主动脉,才发现有夹层撕裂。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赶快从主动脉插管灌注。而后挠动脉MAP维持在50mmHg,主动脉缝合止血。停体外循环。用多巴胺10ug/kg/min、多巴酚丁胺10ug/kg/min和副肾0.2-0.410ug/kg/min挠动脉MAP40-50mmHg,输血20单位,血浆2000ml。尿100ml,用过60mg 速尿。病人瞳孔等大,4mm。
手术当晚8时送心外ICU。当晚10时病人放弃治疗送回家。
该病人夹层动脉瘤可能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形成,因为病人有严重的胸痛而被外科医师误诊。股动脉插管时插入夹层。造成夹层撕裂扩大到生主动脉。而夹层可能有两个口破入真腔,一个在股动脉插管初,一个在冠状动脉灌注针初,外科医师把冠状动脉灌注针初压住时假腔MAP增加,手放松时假腔压力有所下降。而假腔突入真腔的入口是很小的,才造成假腔压力如此之大,而真腔压力如此之小。

网友[continue]:

病例确实少见,但错误的发生往往不是偶然的,诸多环节的疏漏才能酿成大祸。

1、胸部侧位片可以明显显示心脏与胸骨的关系;胸骨后间隙的分离费时不多但对于此类病例确是关键的;胸骨锯的正确应用也可以避免损伤胸骨后结构,有的手术医师为了省时省力省事往往省略此诸多步骤。
2、如果动脉插管置入夹层,当即的泵压就会与动脉压出现差距,而且静脉回流也会减少,早期发现、重视并纠正可以避免严重的后果。灌注医师的责任不可免!
3、看到病例中所述的麻醉医师几次用药,估计当时是底气不足了。而患者的麻醉状态严重失控了!循环初始的麻醉深度与低血压的关系远不及流量的作用大,一味给予去甲肾,除了是对自己麻醉工作的不肯定外,更容易把已造成的误诊引入更深的歧途。而盲从的用药对于后期的挨骂埋下了种子!第一次开放后应用的麻醉药物就更没有原则了——组织灌注压如此低的状态下,仅凭主动脉跟部压力高就断然用药——确实该挨骂!

不知道楼主的感想如何,看到此病例我有确实些想法。
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在这个手术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但是楼主一再错过了——没有切实地、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连客观的数据也不能坚持。原因有很多:诸如对于会诊专家的尊重,保持团队良好的合作气氛。但根本上是自己业务不过硬,而产生的自信心的缺乏;继而是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对于工作结果的怀疑,甚至对工作中客观指标的怀疑——此时的麻醉医师如同傀儡一般——肯定要被人指点着用药,挨骂也是家常便饭,你却没有半点还嘴的能力。当事后发现是误解时,也没有勇气站出来为自己说句公道话。到头来还是要被人指着脊梁说:这人业务水平差,好在态度还不错!

当然,这个手术失败的原因并不只在麻醉医生,客观的说,麻醉医生的失误占总体的比例“不大”,但是如果问题的根源由麻醉医生发现,那你占手术成功的比例就非同一般了。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麻醉陈勇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