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患者快速清醒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网友[walkmanyp]:
这个问题在我工作的头两年很困惑。不是手术没结束病人体动,就是术毕长时不醒,醒了也烦躁等等。随着麻醉药品的逐渐增多,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经验的慢慢丰富,我的这个问题才渐渐解决。总结如下,不当之处一定不少,欢迎指正。
1、熟悉每一种麻醉药品的理化特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并做到合理用药。
举个简单的例子:阿曲库铵(atrcurium)合成双季铵酯型的苄异喹啉化合物(体内消除,通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和Hofmann消除自行降价,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病人。时效维持25~40min,持续静滴速度为5~10μg/kg/min)。
熟悉了该药的特性,在临床上我常这样使用:根据患者的体重诱导0.5~0.7mg/kg(极少因组胺释放而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等),我给完该药即打开麻醉计时,一般90-120秒开始插管(几无体动呛咳)。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我常在插管后十分钟内接泵,速率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计算:50mg稀释成20ml,体重×0.24ml/小时泵入速度为10μg/kg/min(可自己根据患者情况自行调整)。很少有不能满足的肌松条件,术中平稳,对术中要求完全制动的患者尤为合适。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外,腹膜关完或术毕前15分钟停药,术毕肌松即恢复,几乎没用过拮抗药。我用过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潘库溴铵等泵入给药都没有阿曲库铵可控性好。
有网友会问:长时间泵阿曲库铵会不会Hofmann水解消除自行降价?
阿曲库铵在碱性或生理pH和体温下进行Hofmann消除的,我在实践中证明一个小时的阿曲库铵生理盐水不会影响效价。
有一次熟人手术自己插管,肌松给过,下颌不松,通气不畅,插管后患者呛咳,纳闷,问助手,曰:生理盐水中忘加阿曲库铵了。肌松没给!怒问:为何不加?曰:Hofmann水解云云……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熟悉麻醉药品的基础上灵活搭配长效短效,静脉吸入麻醉药物,做到可长可短,牢牢把握,术毕即醒。如: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异氟烷和丙泊芬的灵活搭配和适时转换。
2、如yhy403网友所说:不同麻醉方式方法的合理搭配;依靠麻醉监测如:基础生命监测,肌松,BIS,呼末麻醉气体检测等;维护好患者的生命体征,酸碱水电平衡,内分泌功能,体温等都至关重要。
3、在已经熟练麻醉的基础上实施模式化的麻醉管理。
如我科的全身麻醉诱导模式:
1)患者入室即精力充沛的问好:“您好!+患者姓名或阿姨等称谓。(记得我吧,昨天让您吃的药您吃了吗?)”同时帮忙过床。
2)先接血压袖带随即测第一个血压,然后接心电图,最后把血氧探头放在患者静脉针侧护士手边,护士打针后会把探头接好,并把线固定在手臂上和手臂一起包裹固定。纪录第一次数据。同时问患者:“昨夜休息的好吗?放松,测个血压……不冷吧?这里是层流净化手术室,温度是为您专门设定的。盖好被子,如果不舒服大声告诉我好吗?……”转移患者对打针的注意力。
3)再依次检查麻醉设备(诱导前至少两遍)。麻醉机(依次是氧气——是否漏气检查15秒——潮气量,频率,呼吸比等的设定——接模肺试机控通气——钠石灰);插管用具(喉镜,气管导管,导芯,胶带,听诊器,特殊用具如:喷壶,弯钳,纤支镜等等);吸引器;换能器等等。一般3分钟,这段是护士声情并茂的发挥时间,不要轻易打断她们。
4)真正开始上场了,主要是说。如:“大爷,一会把麻药给您打上您就睡着了(对,脸上放个罩就睡着了),手术中间一点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痛。手术一结束您就醒了,既舒适还安全。昨天没睡好,今天在这就好好睡。没准还会做个美梦(该句在全凭静脉或丙泊酚静脉麻醉时用)。手术完了会觉的憋尿,那是尿管刺激膀胱引起的,会有一些不舒服。来张开嘴,假牙都取了吗?张大说啊,好好。手术结束喉咙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那不要紧,配合我们一会就会好。”
不是自己亲自看的病人,一定再多问几句。“平时身体好吗?没有急慢性疾病吧?眼压高吗?最近吃的什麽药?控制还好吧?家住几楼呀?体重是多少?没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吧?……”
术中唤醒的再交流一次:“小朋友,记得昨天说的吗?对让动脚就动。来试一试,动脚……好,真好!”
手上的动作(一般是两人):检查药品——把干燥剂,地塞米松,止吐药依次加入滴壶,控制滴速——咪唑安定0.02-0.04mg/kg,芬太尼1-2ug/kg入滴壶(清醒插管可以调整用药和量,我常加氟哌利多2.5mg)——打开氧气,不接触患者给氧(管路不接面罩)——放好注射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的气管导管和喉镜在手边——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观察患者神志。如果清醒插管则口咽腔表麻,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以上两个操作在给麻药后不超过3分钟内完成——清醒插管。
5)手术大夫入室,确认可以开始全麻(两人)——不用司可林则给1/10-1/4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入壶——芬太尼2-4ug/kg入壶,控制滴速,嘱患者大口呼吸——30秒左右接丙泊酚TCI泵或利多卡因20mg+丙泊芬0.5-2.0mg/kg,加快输液(如:万汶500ml)——面罩通气,睫毛反射消失——全量肌松剂(如:阿曲库铵总量0.7mg/kg)——麻醉计时,测血压一次,辅助去氮给氧,按压环甲膜——(根据血压可以给予丙泊酚0.25-0.5mg/kg),测血压一次,计时后60-120s气管插管,(困难插管abc……)——接氧,气囊注气,手控呼吸,听诊呼吸确定导管位置,(可接PETCO2),开机控和吸入,固定导管——对操作和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6)可以进行深静脉穿刺,动脉置管测压,导尿,下胃管等操做。
熟练的模块化管理+灵活的运用有以下优点:
1)大家都同样熟练的操作便于相互配合,集合了集体的智慧,减少人为错误,不容易发生差错。
2)简单省时,易于控制。
3)发生意外方便大家参与处理。
4)合理用药,减少过度医疗。
这个问题在我工作的头两年很困惑。不是手术没结束病人体动,就是术毕长时不醒,醒了也烦躁等等。随着麻醉药品的逐渐增多,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经验的慢慢丰富,我的这个问题才渐渐解决。总结如下,不当之处一定不少,欢迎指正。
1、熟悉每一种麻醉药品的理化特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并做到合理用药。
举个简单的例子:阿曲库铵(atrcurium)合成双季铵酯型的苄异喹啉化合物(体内消除,通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和Hofmann消除自行降价,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病人。时效维持25~40min,持续静滴速度为5~10μg/kg/min)。
熟悉了该药的特性,在临床上我常这样使用:根据患者的体重诱导0.5~0.7mg/kg(极少因组胺释放而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等),我给完该药即打开麻醉计时,一般90-120秒开始插管(几无体动呛咳)。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我常在插管后十分钟内接泵,速率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计算:50mg稀释成20ml,体重×0.24ml/小时泵入速度为10μg/kg/min(可自己根据患者情况自行调整)。很少有不能满足的肌松条件,术中平稳,对术中要求完全制动的患者尤为合适。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外,腹膜关完或术毕前15分钟停药,术毕肌松即恢复,几乎没用过拮抗药。我用过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潘库溴铵等泵入给药都没有阿曲库铵可控性好。
有网友会问:长时间泵阿曲库铵会不会Hofmann水解消除自行降价?
阿曲库铵在碱性或生理pH和体温下进行Hofmann消除的,我在实践中证明一个小时的阿曲库铵生理盐水不会影响效价。
有一次熟人手术自己插管,肌松给过,下颌不松,通气不畅,插管后患者呛咳,纳闷,问助手,曰:生理盐水中忘加阿曲库铵了。肌松没给!怒问:为何不加?曰:Hofmann水解云云……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熟悉麻醉药品的基础上灵活搭配长效短效,静脉吸入麻醉药物,做到可长可短,牢牢把握,术毕即醒。如: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异氟烷和丙泊芬的灵活搭配和适时转换。
2、如yhy403网友所说:不同麻醉方式方法的合理搭配;依靠麻醉监测如:基础生命监测,肌松,BIS,呼末麻醉气体检测等;维护好患者的生命体征,酸碱水电平衡,内分泌功能,体温等都至关重要。
3、在已经熟练麻醉的基础上实施模式化的麻醉管理。
如我科的全身麻醉诱导模式:
1)患者入室即精力充沛的问好:“您好!+患者姓名或阿姨等称谓。(记得我吧,昨天让您吃的药您吃了吗?)”同时帮忙过床。
2)先接血压袖带随即测第一个血压,然后接心电图,最后把血氧探头放在患者静脉针侧护士手边,护士打针后会把探头接好,并把线固定在手臂上和手臂一起包裹固定。纪录第一次数据。同时问患者:“昨夜休息的好吗?放松,测个血压……不冷吧?这里是层流净化手术室,温度是为您专门设定的。盖好被子,如果不舒服大声告诉我好吗?……”转移患者对打针的注意力。
3)再依次检查麻醉设备(诱导前至少两遍)。麻醉机(依次是氧气——是否漏气检查15秒——潮气量,频率,呼吸比等的设定——接模肺试机控通气——钠石灰);插管用具(喉镜,气管导管,导芯,胶带,听诊器,特殊用具如:喷壶,弯钳,纤支镜等等);吸引器;换能器等等。一般3分钟,这段是护士声情并茂的发挥时间,不要轻易打断她们。
4)真正开始上场了,主要是说。如:“大爷,一会把麻药给您打上您就睡着了(对,脸上放个罩就睡着了),手术中间一点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痛。手术一结束您就醒了,既舒适还安全。昨天没睡好,今天在这就好好睡。没准还会做个美梦(该句在全凭静脉或丙泊酚静脉麻醉时用)。手术完了会觉的憋尿,那是尿管刺激膀胱引起的,会有一些不舒服。来张开嘴,假牙都取了吗?张大说啊,好好。手术结束喉咙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那不要紧,配合我们一会就会好。”
不是自己亲自看的病人,一定再多问几句。“平时身体好吗?没有急慢性疾病吧?眼压高吗?最近吃的什麽药?控制还好吧?家住几楼呀?体重是多少?没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吧?……”
术中唤醒的再交流一次:“小朋友,记得昨天说的吗?对让动脚就动。来试一试,动脚……好,真好!”
手上的动作(一般是两人):检查药品——把干燥剂,地塞米松,止吐药依次加入滴壶,控制滴速——咪唑安定0.02-0.04mg/kg,芬太尼1-2ug/kg入滴壶(清醒插管可以调整用药和量,我常加氟哌利多2.5mg)——打开氧气,不接触患者给氧(管路不接面罩)——放好注射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的气管导管和喉镜在手边——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观察患者神志。如果清醒插管则口咽腔表麻,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以上两个操作在给麻药后不超过3分钟内完成——清醒插管。
5)手术大夫入室,确认可以开始全麻(两人)——不用司可林则给1/10-1/4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入壶——芬太尼2-4ug/kg入壶,控制滴速,嘱患者大口呼吸——30秒左右接丙泊酚TCI泵或利多卡因20mg+丙泊芬0.5-2.0mg/kg,加快输液(如:万汶500ml)——面罩通气,睫毛反射消失——全量肌松剂(如:阿曲库铵总量0.7mg/kg)——麻醉计时,测血压一次,辅助去氮给氧,按压环甲膜——(根据血压可以给予丙泊酚0.25-0.5mg/kg),测血压一次,计时后60-120s气管插管,(困难插管abc……)——接氧,气囊注气,手控呼吸,听诊呼吸确定导管位置,(可接PETCO2),开机控和吸入,固定导管——对操作和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6)可以进行深静脉穿刺,动脉置管测压,导尿,下胃管等操做。
熟练的模块化管理+灵活的运用有以下优点:
1)大家都同样熟练的操作便于相互配合,集合了集体的智慧,减少人为错误,不容易发生差错。
2)简单省时,易于控制。
3)发生意外方便大家参与处理。
4)合理用药,减少过度医疗。
作者: jzrqs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