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行教授简介:
何建行,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外科主任。1985年于广州医学院本科毕业,2000年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美国华盛顿医学院Barnes医院访问学者。
现任广东省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中华胸心外科学会胸腔镜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微创伤外科学会常委,广州器官移植学会副主委,国际肺癌学会(IASLC)委员,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医疗技术应用委员会(MTA)委员,中华胸心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工程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广州医学院学报编委。
1980年9月--1985年7月 广州医学院本科本科毕业
1996年9月--2000年6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全日制)
1985年--1991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住院医师
1992年--1997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主治医师
1998年--2002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胸外科副教授
2002年—至今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04年—至今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擅长领域:
1、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的早晚,而肺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的难题。何教授1985年从医至今共完成了3000多例肺癌手术,对肺癌的诊治特别是对于肺部小肿瘤的判定及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对肺部微小肿瘤应用微创伤胸外科技术诊断准确率达100%,采用微创伤胸外科技术则将治疗代价将到最低。其早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0%。目前何教授承担《肺癌人群定向普查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课题研究,对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2、复杂胸部外科手术治疗:熟悉各种普通胸部外科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肺及气管疾病的高难度手术,例如各种肺血管成型术,支气管成型术,隆突重建术等。1999年完成亚洲第一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
3、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晚期肺气肿是内科无法治疗的疾病。何建行教授自1996年开展肺减容术年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至今已经完成40余例,有效率达80%以上,并于1998年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首篇肺气肿减容术的报告,对肺减容术的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目前,何建行教授除了继续开展肺减容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外,又开展了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与应用,将外科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水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4、微创伤胸外科:微创伤胸外科包括胸腔镜胸外科和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何建行教授是该学科的国内创始人之一,也是卫生部国家级微创伤胸外科手术继续教育课程的负责人。何建行教授至今已完成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4000多例,数量居全国首位。已举办卫生部国家级微创伤胸外科手术学习班14期,共有全国各地100多家医院,400多名胸外科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师参加学习培训。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国内成功推广。
5、胸部器官移植:胸部实体器官的移植是治疗诸多胸外科疾病的最终方法,但也一直是胸外科的难点。近年来,何建行教授在该领域取得显著成绩。1999年,何建行教授成功完成亚洲地区第一例临床同种异体气管移植。2003年,何建行教授又完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例成功的临床同种异体单肺移植。
胸外科简介
学科简况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胸心外科现有病床五十张,监护病床16张,每年手术500例,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六十年代以胸心外科专家李迎汉为首的胸心外科在1963年所进行的深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成功是亚太地区的首例手术,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在首届全国科技大会上再次获奖。六十年代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胸心外科即成为卫生部指定的部级进修单位。
七十年代起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胸心外科在著名胸外科专家林道平教授指导下,普胸外科的扩大应用研究有较大的收获,使当时难度较大和危险性高的肺叶切除术和食管癌根治术可以常规应用。
八十年代起广医一院著名胸外科专家杨运有教授、吴哲凡主任医师率先在省内进行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切除术和气管、隆突切除术等高难度的血管和气管外科手术,以及肺癌、食管癌的扩大根治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使之成为常规的手术, 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九十年代起杨运有教授、何建行副教授在我院引进国内第一例微创伤(腔镜)胸外科手术(香港钟尚志医师),带领胸外科进行微创伤胸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在诊治胸部疾病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我院胸心外科进行胸腔镜手术1000多例,微创伤胸外科手术2000多例,手术例数全国最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内水准,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进入二十一世纪,胸心外科继续巩固原有优势,并在何建行教授的带领下,向胸外科移植领域努力开拓。1999年我科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合作,完成了亚太地区笫一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手术,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加拿大外第三个能完成该类手术的国家。在肺移植方面,我科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采用热缺血供体模式,已完成动物实验40余例,形成一整套的热缺血供体大型动物实验方法并为临床应用做好前期准备,在国内未见类似的实验系统工作报道,目前,肺移植工作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同时,我院胸心外科在教学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胸心外科承担着广州医学院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该科还是胸心外科硕士点,承担着高级胸外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胸心外科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和成功的胸腔镜动物实验的方法和培训的方法,是卫生部定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单位 “微创伤胸外科手术学”被定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并举办学习班共8期,国际性会议3次,全国性会议2次,推广技术到全国各地多个单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00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00余人。
作者: 何建行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