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的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四、另外一种颜色梯度
在OCT定量分析的过程中,还用到另外一种颜色梯度,它的单位是um主要用在Retina map Analysis里面:
这里的颜色和厚度对应:
白色:> 470um
红色:350-470um
橙色:320-350um
黄色:270-320um
绿色:210-270um
蓝色:150-210um
在OCT定量分析的过程中,还用到另外一种颜色梯度,它的单位是um主要用在Retina map Analysis里面:
这里的颜色和厚度对应:
白色:> 470um
红色:350-470um
橙色:320-350um
黄色:270-320um
绿色:210-270um
蓝色:150-210um
说道底,最后拿到了一张OCT的图像,如何来看图?(视网膜扫描图)
说点自己的经验,主要是理理头绪,可能有误请高手继续纠正:
1、首先,观察正常的结构都出现没有?按照上面我提及的三种反射,寻找标志:RNFL和RPE的高反射;两层高反射间的低反射。视网膜上和RPE下的无反射。
2、正常的组织有没有缺失(例如RPE的连续性如何,RNFL的厚薄有没有改变)?
组织中有没有出现异常的反射(高反射、中度到低度,无反射区)?
3、异常区域的定量分析是多少?变厚了,变薄了?
举例说明:
下图所示:
第一步:正常的结构出现没有:寻找标志,发现周边RPE和RNFL信号存在,中央RPE上没有正常应出现的中心凹结构,以及中低反射组织不存在。
第二步:根据上步发现,RPE上方全层视网膜组织缺失;玻璃体内有异常的中等反射条带,和黄斑视网膜没有联系(箭头所示)。可初步判断是黄斑裂孔。同时观察裂孔周围视网膜组织内有空腔样改变,位置在外丛状层区域(提示该病变为慢性改变,导致周围视网膜变性所致)。
第三步:定量测量黄斑裂孔孔径,结果是350um。黄斑孔周边网膜厚度测量大于正常范围。
最后可以下结论:RPE上方全层视网膜组织缺失,视网膜全层孔,孔径350um伴玻璃体完全后脱离,中心凹未见玻璃体牵拉。诊断:黄斑裂孔(3期)伴黄斑水肿。
分别显示一张Stratus OCT和Visante OCT的角膜图片。
下图为Stratus OCT角膜图片
下图为LASIK手术后第一天的Visante OCT图像
编辑:蓝色幻想
作者: laota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