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半薄切片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2-12 22:06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讨论版
关键词: 内耳 病理切片 耳蜗 半薄切片 形态学 点击次数:

图 2 Sato染色法 局部放大损伤耳蜗顶圈(×200):

图3 Sato染色法 局部放大损伤耳蜗顶圈(×400):

可以用油镜观察,可以看到微绒毛(不是纤毛)。

图 4 Sato染色法 这张是损伤成年大鼠(上面的幼鼠对于氨基糖甙比较敏感,损伤重)耳蜗顶圈(×400)可见内外毛细胞尚残留,外柱细胞的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起支持作用的张力原纤维清晰可见:

高倍镜下摄影有些技巧,我当时没有掌握,所以有些照片对焦有些问题。后来复旦形态学教研室的周国民主任告诉我要盯住一点对焦,不要看整张片子,可惜那时我的论文照片已经印好了,没有机会改正了,大家不妨试试。好在现在都用数码技术了(我也用的是数码相机),模拟照片显微摄影不学习一番操作起来有些难度的,所以奉劝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好的试验结果当然要好的纪录,平添几分精彩。

记得我的一个做免疫荧光的同学,半夜三更做实验,等他手忙脚乱对焦时,荧光也消失得差不多了,当时他有些气急败坏,现在回想起来大概会莞尔一笑。

偶尔也拍了几张前庭系统的切片,顺便给大家看看。这是个壶腹嵴(×100),具体是那个我记不清了,可以看到进入壶腹嵴的神经:

< 上一页 下一页 >
分页: [1 ]   [2]   [3 ]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cyberake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