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light:
这个案子对中国的SFDA与SIPO,与司法系统的权力重新分配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过去行业纵向管理,行业办产业,行业分享利润,行业办学,行业内部立法司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走向WTO,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医药行业是最先发生改变的一个行业,从最早的301条款,到今天的伟哥专利案。国家垄断的行业局势,或者说国家不再出头为某个具体的企业直接与跨国企业争利,而是在国民待遇下,通过司法体系来解决企业的利益之争,对中国其他的行业是有模版效益和先锋作用的。SFDA的权力不再是独大,他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有机部分,受到其他部门的制衡和监督。
其二,审察员独立审查代表国家机器来做事的影响,国家机器来处理后续的事情。中国以前有一种让谁都受不了的体制,就是谁都不负责,但谁都要盖章的事情,一个事情要盖个几十个章,花上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来审批。这点,SIPO和司法系统与世界接轨的要相对好一些,尤其是SIPO这种审查员责任自负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率的一个做法,审察员允许犯错,但基本上要按照法律和专业水准以及良心来做事,很难有黑色空间来fb,还有后续的复审委员会以及司法介入的来纠偏的机制,对于国家机器的公平和效率都有所照顾。而诸如3G牌照等中国其他垄断行业的国家机器来更有借鉴其提高效率和保证公平的意义。
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Stczh:
1、专利技术的关注和投入其实不仅仅在制药行业,在其他领域同样存在迫切的要求。其实我们现在只是加工大国,还远不是制造大国,因为太多的制造技术是别人的。
2、从长远看,国家应加强和大力引导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可能真正促进企业、国民乐于创新、乐于创造、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只有这样民族才会有自信和自豪感,否则,都只想跟、学、偷,永远只能是在后面。
3、马克吐温说得好,没有专利保护的社会就象螃蟹走路。
Sunlangwolf:
1、对于知识产权。本人认为中国现实阶段是否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是否有相应的土壤,辉瑞的胜诉会是个案,还是国际接轨的标志。对外国人是保护,对自已同胞也是同等的保护。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2、国人的一窝蜂。中国也许有国情,可这样的事情不断地再重演,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十几个厂家抢仿别人的同一品种,大家是否考虑过,伟哥在中国上市几年,市场又做到什么样高的程度,好象也没有啊,真得值得大家去抢一个不是太好的蛋糕,有意思吗?为什么不做自己的。
cmq64:
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伟哥专利纠纷案的意义是正面的,不管中国企业最终是赢是输。由于该事件在媒体的炒作下,让行业内的各阶层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或多或少有所提高;
2、国内的“新药研发”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仿制国外的“新药”热,中药“新药”热,以及04-05年的已有标准药品注册热,这几个热潮催生了大批“新药”研究所(院)的诞生。与其说是“新药”研究所(院),不如说是药品批文加工厂,这些研究机构对提高新药研发水平有多大作用,实在难说。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在特定历史阶段也有其特定的贡献;
3、近期,SFDA出了不少事,这是自然的。因此也就有了“GMP飞行检查”和药品注册“自查自纠及抽查”等好玩的举动。暂不说SFDA及其地方机构应承担的责任,这些事情对提高我国药品生产及研究水平的提高是有意义的,前提当然是能够真正地、持续地坚持不假打;
4、由于竞争激烈,药企也逐渐认识到市场保护的重要性,而通过知识产权来保护市场的观点也被部分药企所认识。
所以,在这个医药行业的寒冬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跨国医药企业的芽芽。不要恨跨国公司,它们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师傅。
wangp249:
1、目前从中国实际来讲,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这也是当年邓小平决定要建立专利局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原因,毕竟中国是要和国际惯例接轨的,所以在某些方面中国必须合乎国际通行法则!
知识产权涉及到了全方位,如果不能准确定位,或者对它定义不清楚,很可能有一些误解。中国先把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建立起来,然后再慢慢削减关税,这就是为贸易全球化服务。进入市场经济后,别人不承认我们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一整套国际规则,但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我们讲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但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需要保护的要国家出面保护!。
2、关于国情,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自主知识产权。而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少得可怜。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我们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重要领域的专利技术都是国外的,占70%~80%。人都是要勇于学习的,不能说重视自主的知识产权就忽视了这一点,就说微软吧,他的很多技术,也是买来的。中国而不应该单纯强调自主的知识产权,该买,该引进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引进,可以缩小差距的事情要毫不犹豫的干。
只有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的企业才能得到经历更严酷的竞争机制考验,才能更进一步熟悉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方式,也为最后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走出一条荆棘之路!中国的医药企业终归要像中国的电子,电器产业一样面对国际化的巨鳄,回避绝对不可能是解决的方法。
编辑:7100
作者: 丁香园集体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