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扫描深度和分辨率
OCT的扫描深度是2mm,从而可以获得从玻璃体到脉络膜的浅层,正常情况下,OCT的扫描深度不能达到脉络膜深层,因而巩膜在正常情况下,也无法显影。
但是在病理情况下,例如发生黄斑区视网膜脱离且高度大于2mm时,OCT可能无法获得视网膜信号,因而无法分析;在病理性近视,亦可以由于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可能全层的网膜和脉络膜变薄,光线穿透到巩膜获得很强的高反射也有可能。
在一次A-Scan时,在2mm深度,OCT采集了1024个数据,因而其轴向分辨率达到了10um;在一次快速扫描或慢速扫描上,OCT要进行128~768次A-Scan。因而其横向分辨率上,获得的是20um左右的分辨率。
例如:
- Fast macular thickness sacn 128×6=768 A-Scan
- Line Scan 512 A-scan
- Maular thickness scan 256 A- Scan
通过高分率的扫描我们能够获得OCT的黄斑区图像;也能够获得RNFL的图像;同时,视盘的横断面研究也提供了青光眼和视盘疾病研究的新途径。
OCT带给您的是全新的眼科疾病诊断和病理诊断的手段。
下图显示为正常人的黄斑(扫描方式:Line 长度5mm 获得):注意各层的位置和形态。同时注意在黄斑区和RPE层分离的IS/OS这层,在正常黄斑出现,而且只有StratusOCT上才能分辩出来。在OCT1、OCT2上这层和RPE层是完全融合的。
下图是显示RNFL(扫描方式: Fast RNFL scanning 扫描直径 3.46mm)
注意:该图形为环形扫描(T-S-N-I-T,即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回到颞侧)展开后形成。直径为以视盘为中心的直径3.46mm环。
(本扫描方式应用在正常值数据库的建立上,所有安装了RNFL正常数据库的用户,评估青光眼或者青排时请使用)
注意箭头指示,分别对应为上方和下方,可见RNFL厚度明显较鼻颞侧厚。符合生理情况。
OCT信号的解释
在下图上我们可以看见Log Reflection 这样的一个符号,然后有多种的颜色梯度。这里,很好的解释了OCT信号的真实含义:反射性。OCT得到的是组织的反射性高低,然后用颜色梯度(黑-蓝-绿-红-白)的伪颜色梯度,表示组织反射高低。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通过这个来区分不同的层面。
红-白色–高反射率(RPE 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RNFL层)
蓝-绿色–低反射率(神经节细胞, 光感受器 和脉络膜中层)
黑 色–非常低的反射率以及光线不能穿透的部位(玻璃体、脉络膜深层)
作者: laota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