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的市场情况略谈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2、农、兽、食品安全类产品
瘦肉精事件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瘦肉精检测试纸为众多畜牧类测试条的先行者带来了第一桶金。这个领域内做得比较好的是大连普瑞康,WHPM现在也在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类的东西。目前有禽流感、家畜疫病、农药残留、食品药物残留等多个方向。真正到达产业化的不多,市场也比较空白,赢利前景非常好。
我个人的建议是看准方向后立即行动,如果一直等到好的市场形成再来研发生产,就失去了意义。
三、科研机构情况分析
目前涉足该领域的科研机构很多,从中科院到CDC,屈指数来也有三五十家。不同点是做的项目方向不同,采取的技术方法,评判指标、市场取向等等都有很大差异。共同点是经验少,步伐慢,对项目前景信心不足,但又想从此创业获取一定资金收入。同时利用国家课题申请的便利条件来为项目获取资金扶持。在北京方面,转型比较成功的是农业方面的几个机构和军事机关的一些机构(涉及种种原因,不做公布)。北京参与该项目的的科研机构就有10多家,以农牧食品类检测为多,在完成前期研发工作后,必然有一部分机构能利用搭建好的技术平台成功转型。
科研机构最多使用的进入方法为,首先确认课题方向,目的是从国家处获取一定的科研经费,这个方向不一定能赢利,但是一定要有利于搭建技术平台。在搭建技术平台后可以做多种产品。
其次探索前行,从文献、其他实验室学习该方面经验,经常参加各种行业供应商办的技术讲座,在购买专用的实验仪器和耗才后开始摸索条件,该步困难很多,问题也很多,但是在一定的技术努力后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总的来说技术难度不是很大。最危险就是半途而费。
然后,产品研制出来符合课题要求,前期摸索完成。这时你就已经掌握了该技术手法、拥有了制作的仪器,条件成熟可以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了。
经费方面,科研机构是向国家申请一般全部加起来在七八十万以内就可以。主要的花费是仪器(日常要用的喷点、切割各一,以后可以直接用做大批量生产,所以一定要求质量好),耗才若干。
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愁了,研究机构什么最多,人才。
基本上是课题结束,不用再追加任何投资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机构。
四、生产厂家情况分析
生产厂家国内能点出来的有40多家,当然还有很多小厂正在发展中,大多数做的还是人用的试纸条,同时也做一些血糖仪、尿试纸什么的。
其中北京蓝十字、杭州艾康、汕头大卫、北京万华普曼等应是走在第一线的,接下来有上海科华、厦门新创、北京万泰、青岛艾德等。地域分布上南方居多,北方相对较少。北方多分布于北京,南方多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一带。
对企业面上的介绍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大家可以在GOOGLE里搜索。我接下来谈下我所了解的目前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
蓝十字应该是国内做得非常好的企业,蓝梦孕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在早孕市场上占了全国80%的市场分额,同时也是其他厂家的参照。目前蓝十字的产品线已经比全面,其中的多个项目都创造大量赢利。其后续的发展必然是在国外市场的开拓,接取更多OEM定单,生产量同比攀升,然后是拿到自有或合作品牌的FDA、CE,直接或是间接抢占市场,当然这也必将受到IMI公司的强烈抑制。
讲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IMI的情况 http://www.invernessmedical.com。
它采用专利诉讼、行内收购等方法,已经吞并了20多家快诊制造企业,逐渐形成稳固的行业地位,这次杭州艾康就遭遇到了他们的专利诉讼。
杭州艾康-----做OEM起家的老牌企业,主要的市场在国外。个人看法是行业内大家都不是很喜欢这个公司,这有其历史渊源。它与众多供应商BIODOT(机器)、ARISTA(抗体)、(膜)millipore、whatman等等的都有矛盾,这与它采取的低价采购,不断打压原料价格,不给供应商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的原料采购策略有很大关系。它的总体运做方针就是低价,买入低价、卖出低价,这也就使得行业内价格争夺加剧,利润降低。同时低价也导致了它的产品质量经常出现一系列波动。目前它在美国市场遇到了IMI这个强劲对手,在一轮刀光剑影后,2004.12.27麻省法院的终审判决ACON败诉。ACON是否有复原之机会?ACON下沙新厂房是否能顺利投入使用将成为事件转折的关键外在表现。坏的方向就是被收购,或者是IMI直接出面,或者是通过其他国外公司的间接收购,归根到底都是IMI又解决了一个竞争对手。
接下来的公司就不一一分析了,总的来说公司的发展曲线有两种,一是自己做品牌,另外一种是贴牌,这和电子产品工业的初期非常相似。就市场容量来看走入国际市场才能有发展,目前阶段而言贴牌要来得顺利一些。
五、前沿方向
我所指的前沿不是指有多么高深的技术门坎,更多的是指一些目前已上市或未上市但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即非技术前沿,而是市场前沿。
我觉得目前乃至日后三、五年内最有市场总利润最大的产品就是早孕检测。这个想法曾经得到很多人的嘲笑,理由是早孕这个技术超级成熟,被人做烂的产品还有市场吗?新手一上来就做早孕条,你都“熟练工”了还做早孕,能有新意能赚钱吗?其实不然,这些想法都是基于技术角度而不是站在市场立场上的,正因为早孕产品技术成熟所以推广运用风险小,且无须过多的市场培育费用。国内早孕市场的目标客户群非常大,而真正的潜在购买客户群还是非常小,更多的用在医院,零售店的量还没有上去,随着时间推移产品的普及力度加大,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目标客户会向潜在购买客户转型。但这不是小企业进入市场的好选择,目前国内几个大企业在这个方面屡有拼杀,成本之低不是小企业所能承受的。中型企业想做大,到是一个很好的备选项目。看起来竞争重重,一但在其中占领一席之地,未来回报不敢想象。当然这种项目上的盲目模仿,营销差异性不大则难以取胜。市场需要新式样产品的刺激才能顺利进入,更要注重零售业务的市场推广宣传策略,能进入超市、便利店则再好不过。市场铺货走地方包围中央路线,可能更加有利。
依靠当地政府关系的毒品检测项目。建议走高附加值产品路线。该市场中猫腻太多油水太多,关系一定要维护好,自己人克扣、反水可能是最频繁的风险因素。
注意政府的市场指令,象检瘦肉精的指令一下,这个产品都快卖疯了。这种情况更多是会表现在农牧测试行业中。农牧业市场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待开发市场。投资方向,现在看来兽病测试是已经开发出来了,可以考虑直接介入,国内知名的品牌暂时还没有,短期赢利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他类的产品还不是很清晰,不敢乱做发言。
还有很多特定领域(如军用、航天等)产品,因为过于专项,就不过多讨论。
这次先写到这里,大家有空可以和我交流更多详细的想法!
后序
想过硕士、博士毕业后干什么去吗?目前的生物专业就业都快不如农学了,我们在实验室里基因、细胞的倒腾几年,论文发了一大把,一出来确发现人公司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越是高端的东西越产生不了利润,越是没人理睬。
在我这个行业里,也有好多博士朋友让我帮忙给他们的创业项目提建议,说实话,那个科技含量是没得说了,可是我就一问题:谁将会买你的产品?
仅以此文表示我的个人观点,市场永远第一位。
编辑:西门吹血
瘦肉精事件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瘦肉精检测试纸为众多畜牧类测试条的先行者带来了第一桶金。这个领域内做得比较好的是大连普瑞康,WHPM现在也在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类的东西。目前有禽流感、家畜疫病、农药残留、食品药物残留等多个方向。真正到达产业化的不多,市场也比较空白,赢利前景非常好。
我个人的建议是看准方向后立即行动,如果一直等到好的市场形成再来研发生产,就失去了意义。
三、科研机构情况分析
目前涉足该领域的科研机构很多,从中科院到CDC,屈指数来也有三五十家。不同点是做的项目方向不同,采取的技术方法,评判指标、市场取向等等都有很大差异。共同点是经验少,步伐慢,对项目前景信心不足,但又想从此创业获取一定资金收入。同时利用国家课题申请的便利条件来为项目获取资金扶持。在北京方面,转型比较成功的是农业方面的几个机构和军事机关的一些机构(涉及种种原因,不做公布)。北京参与该项目的的科研机构就有10多家,以农牧食品类检测为多,在完成前期研发工作后,必然有一部分机构能利用搭建好的技术平台成功转型。
科研机构最多使用的进入方法为,首先确认课题方向,目的是从国家处获取一定的科研经费,这个方向不一定能赢利,但是一定要有利于搭建技术平台。在搭建技术平台后可以做多种产品。
其次探索前行,从文献、其他实验室学习该方面经验,经常参加各种行业供应商办的技术讲座,在购买专用的实验仪器和耗才后开始摸索条件,该步困难很多,问题也很多,但是在一定的技术努力后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总的来说技术难度不是很大。最危险就是半途而费。
然后,产品研制出来符合课题要求,前期摸索完成。这时你就已经掌握了该技术手法、拥有了制作的仪器,条件成熟可以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了。
经费方面,科研机构是向国家申请一般全部加起来在七八十万以内就可以。主要的花费是仪器(日常要用的喷点、切割各一,以后可以直接用做大批量生产,所以一定要求质量好),耗才若干。
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愁了,研究机构什么最多,人才。
基本上是课题结束,不用再追加任何投资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机构。
四、生产厂家情况分析
生产厂家国内能点出来的有40多家,当然还有很多小厂正在发展中,大多数做的还是人用的试纸条,同时也做一些血糖仪、尿试纸什么的。
其中北京蓝十字、杭州艾康、汕头大卫、北京万华普曼等应是走在第一线的,接下来有上海科华、厦门新创、北京万泰、青岛艾德等。地域分布上南方居多,北方相对较少。北方多分布于北京,南方多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一带。
对企业面上的介绍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大家可以在GOOGLE里搜索。我接下来谈下我所了解的目前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
蓝十字应该是国内做得非常好的企业,蓝梦孕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在早孕市场上占了全国80%的市场分额,同时也是其他厂家的参照。目前蓝十字的产品线已经比全面,其中的多个项目都创造大量赢利。其后续的发展必然是在国外市场的开拓,接取更多OEM定单,生产量同比攀升,然后是拿到自有或合作品牌的FDA、CE,直接或是间接抢占市场,当然这也必将受到IMI公司的强烈抑制。
讲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IMI的情况 http://www.invernessmedical.com。
它采用专利诉讼、行内收购等方法,已经吞并了20多家快诊制造企业,逐渐形成稳固的行业地位,这次杭州艾康就遭遇到了他们的专利诉讼。
杭州艾康-----做OEM起家的老牌企业,主要的市场在国外。个人看法是行业内大家都不是很喜欢这个公司,这有其历史渊源。它与众多供应商BIODOT(机器)、ARISTA(抗体)、(膜)millipore、whatman等等的都有矛盾,这与它采取的低价采购,不断打压原料价格,不给供应商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的原料采购策略有很大关系。它的总体运做方针就是低价,买入低价、卖出低价,这也就使得行业内价格争夺加剧,利润降低。同时低价也导致了它的产品质量经常出现一系列波动。目前它在美国市场遇到了IMI这个强劲对手,在一轮刀光剑影后,2004.12.27麻省法院的终审判决ACON败诉。ACON是否有复原之机会?ACON下沙新厂房是否能顺利投入使用将成为事件转折的关键外在表现。坏的方向就是被收购,或者是IMI直接出面,或者是通过其他国外公司的间接收购,归根到底都是IMI又解决了一个竞争对手。
接下来的公司就不一一分析了,总的来说公司的发展曲线有两种,一是自己做品牌,另外一种是贴牌,这和电子产品工业的初期非常相似。就市场容量来看走入国际市场才能有发展,目前阶段而言贴牌要来得顺利一些。
五、前沿方向
我所指的前沿不是指有多么高深的技术门坎,更多的是指一些目前已上市或未上市但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即非技术前沿,而是市场前沿。
我觉得目前乃至日后三、五年内最有市场总利润最大的产品就是早孕检测。这个想法曾经得到很多人的嘲笑,理由是早孕这个技术超级成熟,被人做烂的产品还有市场吗?新手一上来就做早孕条,你都“熟练工”了还做早孕,能有新意能赚钱吗?其实不然,这些想法都是基于技术角度而不是站在市场立场上的,正因为早孕产品技术成熟所以推广运用风险小,且无须过多的市场培育费用。国内早孕市场的目标客户群非常大,而真正的潜在购买客户群还是非常小,更多的用在医院,零售店的量还没有上去,随着时间推移产品的普及力度加大,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目标客户会向潜在购买客户转型。但这不是小企业进入市场的好选择,目前国内几个大企业在这个方面屡有拼杀,成本之低不是小企业所能承受的。中型企业想做大,到是一个很好的备选项目。看起来竞争重重,一但在其中占领一席之地,未来回报不敢想象。当然这种项目上的盲目模仿,营销差异性不大则难以取胜。市场需要新式样产品的刺激才能顺利进入,更要注重零售业务的市场推广宣传策略,能进入超市、便利店则再好不过。市场铺货走地方包围中央路线,可能更加有利。
依靠当地政府关系的毒品检测项目。建议走高附加值产品路线。该市场中猫腻太多油水太多,关系一定要维护好,自己人克扣、反水可能是最频繁的风险因素。
注意政府的市场指令,象检瘦肉精的指令一下,这个产品都快卖疯了。这种情况更多是会表现在农牧测试行业中。农牧业市场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待开发市场。投资方向,现在看来兽病测试是已经开发出来了,可以考虑直接介入,国内知名的品牌暂时还没有,短期赢利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他类的产品还不是很清晰,不敢乱做发言。
还有很多特定领域(如军用、航天等)产品,因为过于专项,就不过多讨论。
这次先写到这里,大家有空可以和我交流更多详细的想法!
后序
想过硕士、博士毕业后干什么去吗?目前的生物专业就业都快不如农学了,我们在实验室里基因、细胞的倒腾几年,论文发了一大把,一出来确发现人公司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越是高端的东西越产生不了利润,越是没人理睬。
在我这个行业里,也有好多博士朋友让我帮忙给他们的创业项目提建议,说实话,那个科技含量是没得说了,可是我就一问题:谁将会买你的产品?
仅以此文表示我的个人观点,市场永远第一位。
编辑:西门吹血
分页:
[1 ]
[2]
作者: TomBaco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