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裕国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
丁香园:郑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能否请你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带领的研究团队目前的成果及进展。
郑教授:我们团队目前正致力于重大药物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包括刚才所介绍的致力于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物以及保健药物等。目前与浙江省很多公司都有联络和合作,包括海正药业、浙江医药,华东医药,浙江震元,浙江新东港药业等,着重于药物的生产技术的工艺工程创新,通过生物技术来替代原来的化学工艺,提高工艺的先进性,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提高药品质量。我们的系列研究是从酶生物催化反应入手,降低资源、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量,从生态友好型角度来降低排放量,提高药品质量,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关于研究团队的进展,我们获得过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包括糖尿病治疗药物中间体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抗感染药物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面还有几个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制造工艺的创新开发,正在进行过程中,正在实施产业化,如糖尿病治疗药物西他列丁等。
丁香园:我们了解到您所带领的团队自身管理很规范。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关于团队建设和引进人才这方面的经验吗?
郑教授:工程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开发需要团队合作,从技术研发到获得科技成果有赖于团队方方面面的协调和管理。我们这个团队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开发、产品开发组成,需要团队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等,大家的步调必须一致,彼此协调,任何部分出现问题,研究都将很难成功。比如,我们在研发酶催化技术时,酶如果不好后面的研究就很难成功,酶好了后面的反应不成功也不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全力把握,我们整个团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也出了很多成果,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丁香园: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真正实现工业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您能为我们简单谈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经验吗?
郑教授: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工程放大、产品生产实际上是一系列科研、技术、工程、产品、商品的过程,这是一条很长的路线。作为工科的技术人员,需要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技术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也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所以,对于工科的专家,做好技术、实现产业化是最主要,经济效益的显现是对技术的检验。做应用研究要求直接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产品经济效益,从而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这些重大需求基于我们的环境、生态、资源消耗、民生等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决定我们的药品价格,生产水平提高了,药品生产成本会降低,药品的价格会下降,。我们可以通过在降低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来改善药品生产中绿色化程度,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工程方面的技术专家也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药品研发来适应国家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需求。
丁香园:能否请您谈谈关于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药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郑教授:医药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肯定得针对大品种的药物,对其工艺技术进行创新。实际上,这方面是属于反向创新的问题,我们一般所讲的新药创制属于正向创新,而对已经存在的药物进行工艺、工程技术的创新则属于反向创新的问题。虽然药物已经有了,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从工艺方面进行创新来发挥药物的最大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药物质量,这些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内容。
丁香园:您提到的工艺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教授:包括生物技术应用于药物合成中的各步加工生产工序,如基因工程、酶工程的应用,这些都有创新。某些药物生产中,存在着催化效率低,原料利用率低,产品得率也很低等问题,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些都属于技术的创新。我们的项目是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从而推动实际。如手型药物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的改进显得特别重要,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区域选择性等特性,可以解决手性药物生产的难题。
丁香园:本届论坛能够邀请到国内外的专家共同探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这在杭州也是首次。您认为这样的论坛对我们国内生物研究发展有什么帮助?
郑教授:肯定会有很多帮助。就生物制药方面,涉及广泛,通过交流,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制药前沿的研究以及生物制药的合作开发。尽管有些方面我们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有一些方面我们与国外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值得我们共同努力去赶超,我们也需要有信心。通过论坛,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提高。
丁香园:好的,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