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传勇博士接受丁香园采访
丁香园:吴博士,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刚刚听您提到您的诊断产品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计划,能简单谈谈吗?
吴传勇博士:是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善的营销团队,现在也在考虑各种途径,到底是包给别人还是自己来做。如果早期和医院合作,那么医院自然就是我们的客户。如果和高校研究所合作,那么自然也会有后续的。我们现在还处于团队的酝酿和准备阶段。
丁香园:请问您的产品跟同类产品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吴传勇博士:第一就是微量,像是体检的抽血不需要抽很多。在别的地方,糖尿病患者取一次指端末梢血样只能检查一个项目。但对我们来说,点一下就可以测很多指标。量非常小,价钱也很低,可以为病人减少痛苦,试剂成本也会降低。另外,我们整个系统相当于傻瓜机系统,用户只要把样品放在芯片里面,把芯片放在仪器里,整个结果就会出来。智能型也好,傻瓜型也好都是配合用户要求。医生知识丰富,但对仪器操作并不熟悉,给医生用的话需要方便,操作要求比较低。另外对一些比较偏远的乡镇地方,医务人员的知识不是那么广,也是蛮好的一个市场,是一个空白市场。我们整个系统和外界是独立的,可能的交叉污染几乎为零,这样的话对操作的要求很低,整个试剂用量也非常非常低。早期我们开发的一般提供给三甲医院,在上海合作了几家医院,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帮助我们推销出去,从而带动一些小医院的模仿效应。
丁香园:我想请问一下,您说这个系统相当于“傻瓜”系统,那么保持它的准确性很重要,一个样品各种指定的诊断结果都能检测出来的话,准确性可以保证吗?
吴传勇博士:我们这个叫做数字化微流系统,数字化就是独立的,量是固定的。整个系统每次都从一大滴血中取一小滴出来,量是固定的,我不同的浓度配比都是非常精确的,整个重复率非常高。
丁香园:请问它支持多个样本一起检测吗?
吴传勇博士:医疗检测,比如说检测乙肝、HIV是可以同时检测,只需要放不同的检测试剂,这是化学生物方面的多重检测。光学检测,比如说蓝光、绿光可以同时检测,也可以实现多重检测。总体是可以同时检测,多重检测的。
丁香园:该仪器在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方面有何优势?
吴传勇博士:液体可以走不同的不重复的路径。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一般来说,一个芯片只给一个病人用。研发时样品数量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研发阶段是无所谓的;一旦做医疗检测,我们原则上是一个样品就一个芯片,交叉污染为零。我们芯片的成本比较低,用得起。
丁香园:假如一个病人做了检查,检测的数据存在芯片上,下次是重新再检测还是可以调用以前的数据?
吴传勇博士:当然可以拿出来用。病人做完检测后,数据存在电脑里,医院会有这样一套系统。这一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开发,以后我们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像医院的病史一样可以存放起来,目前是靠医院的系统。
丁香园:现在你们是已经大规模的投入使用了吗?
吴传勇博士:还没有到大规模,只是小规模的,主要是和单位合作。因为我们刚刚开发出来,第一次展示。
丁香园:您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如何?
吴传勇博士:我们公司的网站还不是很全面,可以浏览一下。在国外这个技术很新,国内只有个别的高校在做,清华早期在做,现在好像不做了,复旦跟我们一起在做,我是复旦兼职教授,复旦用的就是我们的技术,其他地方的我倒不太清楚,应该较少。数字化微流作为检测技术世界上还没有,目前只是做样品的预处理,作为检测的话,搞不好我们是第一家。
丁香园: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以及整个研究过程吗?
吴传勇博士:我们团队最早是美国那边开始,我是创始人之一,现在上海有一个复旦的老师,主要做芯片工艺研究。我们请了些大学、研究所、医院等专家来做技术顾问。还有另外一个我的同学,现在负责商业开发。现在这个技术很新并且很专业,刚开始我们觉得原理方面过的了,最不确定的一点是要做格式统一的芯片。别人都是一种应用来设计一种芯片,我们这个芯片是各个方面都适用,我们做了很大的工作。另外我们的仪器开发很快,刚开始一年半和芯片一起开发,最后这半年软件和整个电子控制全部开发出来了。之前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现在我们通过跟医院的合作进行应用开发。刚刚讲那个肿瘤标志物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这是一个平台,想换其他的很容易。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两个月之前开始做定量PCR,因为我们整个一套系统是一样的,液滴的控制,芯片的控制,光学测量,激光控制都是一样的,温度控制也有,我们仅仅是把温度控制改成PCR的控温模式。我们花了两个月就能把课题进行转变。最主要是我们的技术通用性很强,就像煮面一样,把底料做好了以后,可以加不同的面。
丁香园:您这个技术主要依靠本土创新还是国外引进?
吴传勇博士:公司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公司Digital BioSystems,一个是上海衡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个公司基本上是做同样的事情,在一定时间可以合并起来。最早的两个国际专利是在美国公司申请的,现在这四个专利是国内申请的,从资金方面考虑,两个公司同时运作,哪个便宜用哪个。因为专利都是自己写,太专业了,光靠律师写不出来也起不到保护,美国的专利也是我们自己写的。在国内,整个费用低的多,所以后来的专利我们都选在在国内申请。
丁香园:那您现在整个产品至少在研发阶段已经获得阶段性成功了,这中间最大的困难和阻力是什么?
吴传勇博士:虽然成功了,但是我们会一直做下去,因为我们最主要是在应用上面开发,包括一些软件。困难主要在资金方面,早期一些个人资金和后来科委提供的资金对于整个产品的研发来说是杯水车薪。打个比方,在美国,芯片在比较正规的地方做一次五万美元,我们一个月至少要做一次芯片制作,那么一年就是六十万美金。我们在美国已经做了六年,共需三百六十万美元。开始的话这可能是最难的地方,因为做芯片需要重复去做不同的参数。在国内可以通过与高校研究所合作开发。包括科委和国家一些项目,高校不能作为产业领头,但又必须要加入跟产业有关的开发行业,高校可以发文章,我们可以做产品。
丁香园:后期重点是转向市场对吗?
吴传勇博士: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市场的开发,找客户,找应用。我们的定量PCR需求较大,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不过刚刚提到的传染病研究,这个对我们实验室要求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另外就是风险,万一造成工作人员的感染会很麻烦,所以这方面我们比较谨慎。等到我们公司做到比较大一点、正规一点以后,会进行传染病这块的开发,例如HBV、HIV等。
丁香园:非常期待你们更多的进展,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