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6-16 13:43 文章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关键词: 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生物专题 丁香园 丁香通 百通生物   点击次数:


人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 hPSCs)是目前生物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hPSC可通过改善机体再生能力,为治疗许多疾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途径。此外,hPSC系统也适用于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目前,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制备多能干细胞:(1)分离人早期囊胚内细胞层,合适条件下培养,构建人胚胎干细胞(hESC)1;(2)使体细胞表达特定的转录因子,经过特殊条件培养,体细胞反分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2-4。

iPSC的制备

为阐明未分化多能干细胞的转录状态,人们利用各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hESC的许多认识,为研制 hiPSC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例如,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Oct-3/4 5、Sox2 6 和Nanog 7,8 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对胚胎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维系多能干细胞特性的关键因子。通过以上研究,人们找到了使体细胞反分化的转录因子。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人们正在开展深入的研究,以阐明相关机制。此外,重编程的效率极低,制备过程长。因此,研究者正在对影响分化的因素,进行新的探索。这些因素包括:(1)重编程所需转录因子的选择;(2)转录因子导入细胞的方式;(3)靶细胞的选择;(4)转录因子在细胞中的表达参数,包括表达时间和水平;以及(5)制备iPSC的培养条件等。此外,鉴定iPSC的方法也十分重要9。

最早发现的转录因子组合,包括Oct4、Sox2、c-myc和Klf4,仍是目前重编程体细胞的主要因子。人们最初用病毒载体将因子导入细胞,使外源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基于临床应用安全性的顾虑,以及细胞插入畸变的可能性,人们对非整合的方式导入转录因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采用瞬时转染10、非整合病毒载体11及导入蛋白分子12等。尤其令人兴奋的是,某些小分子物质通过修饰基因组甲基化状态,或抑制某些关键信号通路,可以替代某些转录因子(见表1)。通过以上研究,人们将建立完全使用化学物质,使体细胞向iPSC分化的详尽程序。

表1 用于细胞重编程的小分子




使细胞重编程所需转录因子的数量,与采用的细胞类型有关。比如,神经干细胞本身就表达某些转录因子,因此使用一个转录因子即可使之重编程为iPSC 13。不同的细胞类型重编程效率也不同。小鼠胃和肝脏细胞比成纤维细胞重编程的效率更高,且更完全14。同样,人脂肪细胞易于采集,其重编程的效率是成纤维细胞的20倍左右15。人们也在探索鉴定iPSC的新方法。最近人们发现,通过分析细胞的某些表面标志,可以显示细胞的重编程程度16。

人多能干细胞的培养条件

最初,人们采用小鼠ESC的培养条件,稍加改良后即用于人ESC的培养17,18。这一方法需处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使其丧失分裂活性,作为培养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然后在体系中加入20%胎牛血清(FBS)。在此条件下,hESC细胞系可在无限传代的同时,仍保留其多能性1。利用含饲养层和动物血清培养hESC,限制了hESC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因为:(1)体系中含有免疫原性物质;(2)有传染动物病毒或朊病毒的危险;(3)培养体系化学组成不清楚,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因此,人们对培养体系的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去除体系中的未确定成分和动物蛋白。有些小组已经研发了新的hESC培养体系,不同程度上去除血清和MEF饲养层。例如,血清可以用Knock-Out血清替代品替代,该血清替代品已商业化,与血清相比,可减少批次间差异。但是,Knock-Out血清替代品的化学成分仍未完全确定19。Xu等采用BD公司的Matrigel作为培养的基质,加入以动物血清和bFGF培养的MEF条件培养液,以避免人ESC与基质层的直接接触20。也有人直接采用人饲养层替代小鼠MEF21。虽然体系中使用人细胞,避免了动物源微生物的传播,但饲养层所分泌因子的化学成分仍是未知,而批次间的差异很大,不利于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真正的无饲养层体系,采用细胞外基质及TGF-β和bFGF,或单纯高浓度的bFGF,同时体系中加入含动物成分的血清替代品22,23。最近,很多研究小组也报告了其它hESC培养体系,均无异种成分或无饲养层24-28。mTeSR?1为无血清培养体系,由WiCell?研究所(Madison, WI)Ludwig领导的小组研发,适用于hESC和hiPSC在无饲养层情况下长期培养28。mTeSR?1含有bFGF、TGF-β、γ-氨基丁酸(GABA)、哌啶酸和氯化锂。最近的研究表明,mTeSR?1能支持人iPSC的诱导生成,并维持其体外增殖15,16。最近,Ludwig等又研制了适于构建和培养hESC的第二代产品,该产品完全无动物蛋白,体系中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和由人源胶原、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组成的基质27。该产品已经商业化,商品名为TeSR?2。

hPSC的临床应用

由于hPSC的分化潜能,以hPSC为基础的细胞治疗,可适用于严重而不可逆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缺陷所造成的许多疾病。这种细胞治疗,有可能治愈心血管疾病、I型糖尿病、脊髓损伤和帕金森氏病。人们已经建立了诱导hESC分化的技术方法,使之分化为造血细胞29-31、心脏细胞32,33、神经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 34-36和成骨细胞等37。然而,hPSC为基础的细胞治疗临床应用,仍存在诸多障碍。目前,只有有限的实验证实hESC来源细胞具有分化细胞的全部功能。且所有功能实验均为动物实验研究,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尚不能确定38。此外,hPSC分化具有高度无序性,定向分化为某一类细胞的效率偏低,细胞产量少。在诱导hPSC分化过程中,细胞很难定向分化,从而有非目的细胞污染的现象。更应注意的是,分化后细胞群体中有未分化hPSC的可能性,有导致畸胎瘤的风险39,40。

开展以hPSC为基础的细胞移植治疗,需考虑供者细胞表达不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从而导致免疫排斥41。此外,利用动物成分培养hPSC,有可能导致细胞表达外源抗原42。利用病人体细胞作为起始细胞构建iPSC,可以避免组织相容性问题2-4。尽管动物抗原的表达能否导致的细胞排斥,至今仍未有统一的结论43,44,科学家和商业团体仍致力于研制无异种蛋白成分的培养基和基质,进行hPSC的扩增和诱导分化。虽然有些诱导分化方法也适用于iPSC,但是,起始细胞类型往往影响重编程细胞定向分化为某一细胞群的能力45。利用iPSC分化的细胞进行临床治疗,有赖于对iPSC生物学特性和重编程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依赖于上述hPSC治疗难点的解决。

然而,以hESC为基础的细胞治疗,正在逐步接近临床应用阶段。例如,将ESC分化的寡突祖细胞,移植给脊髓损伤的大鼠,可明显改善髓鞘再生,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46。为此,Geron打算启动人临床试验研究。此外, 先进细胞科技公司希望利用hESC分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开展I期临床试验,以治疗黄斑退化。

hPSC在药物筛选和毒理测试中的应用

目前,药物研发或毒理实验是hPSC最有可能应用的领域。据估计,将一个新药推向市场,经过研发、临床试验和FDA批准等过程,需要耗资8亿至13亿美元47。尽管如此,最终能成药的数量极低。鉴于药物研发的高成本和药物公司承担的高风险,使用生物学相关的人细胞进行药物的早期测试和筛选,具有很大的优势。未分化的hPSC可以被用于鉴定某些化合物的致畸和毒性作用。在hPSC分化实验中加入筛选药物,可以明确待筛药物是否具有促分化功能。例如,某一化合物如能促进hPSC分化,产生大量的诸如神经和心肌细胞等终末细胞,就可直接采用相应的细胞,研发心血管或神经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药物。再如,某一化合物能促进肝细胞的产生,就可直接用于毒性检测。此外,从病人体内采集疾病相关的体细胞,构建疾病特异性的iPSC,不但可以用来探讨疾病的生物学基础,也可为研究疾病治疗的新措施,源源不断地供应相关细胞。

注:加拿大StemCell 技术公司和杭州百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人胚胎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相关产品, 详情请向杭州百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垂询,或登陆网站http://www.stemcell.comhttp://www.biowish.com/

参考文献:

Thomson JA, et al., Science 282: 1145 -1147, 1998

Takahashi K,t al., Cell 131: 861-872, 2007

Yu J, et al., Science 318: 1917-1920, 2007

Park IH, et al., Nature 451: 1416, 2007

Nichols J, et al., Cell 95: 379-391, 1998

Avilion AA, et al., Genes Dev 7: 126-140, 2003

Chambers I, et al., Cell 113: 643-655, 2003

Mitsui K, et al., Cell 113: 631-642, 2003

Maherali N, Hochedlinger, K. Cell Stem Cell 3(6): 595-605, 2008

10. Okita et al., Science 322(5903): 949-953, 2008

Woltjen K et al., Nature 458(7239): 766-770, 2009

Zhou H et al., Cell Stem Cell 4(6): 581, 2009

Kim JB et al., Nature 461(7264): 649-653, 2009

Aoi T et al., Science 321(5889): 699-702, 2008

Sun N et al., PNAS 106(37): 15720-15725, 2009

Chan EM et al., Nat Biotechnol 27(11): 1033-1037, 2009

Martin GR, PNAS 78: 7634-7638, 1981

Evans MJ, Nature 292: 154-156, 1981

Amit M, et al., Dev Biol 227: 271-278, 2000

Xu C, et al., Nat Biotechnol 19: 971-974, 2001

Hovatta O, et al., Hum Reprod 18: 1404-1409, 2003

Amit M, et al., Biol Reprod 70: 837-845, 2004

Levenstein ME, et al., Stem Cells 24: 568-574, 2006

Vallier L, et al., J Cell Sci 118: 4495-4509, 2005

Lu J, et al., PNAS 103: 5688-5693, 2006

Yao S, et al., PNAS 103: 6907-6912, 2006

Ludwig TE, et al., Nat Biotechnol 24: 185-187, 2006

Ludwig TE, et al., Nat Methods 3: 637-646, 2006

Chadwick K, et al., Blood 102: 906-915, 2003

Menendez P, et al., Mol Ther 10: 1109-1120, 2004

Wang L, et al., Blood 105: 4598-4603, 2005

Dai W, et al., J Mol Cell Cardiol 43: 504-516, 2007

Laflamme MA, et al., Nat Biotechnol 25: 1015-1024, 2007

Conti L, et al., PloS Biology 3(9): e283, 2005

Osakada F, et al., Nat Biotechnol 26(2):215-224, 2008

Idelson M, et al., Cell Stem Cell 5(4): 396-408, 2009-12-15

Karp J, et al., Stem Cells 24: 835-843, 2005

Menard C, et al., Lancet 366: 1005-1012, 2005

Bjorkland LM, et al., PNAS 99: 2344-2349, 2002

Fujikawa T, et al., Am J Pathol 166: 1781-1791, 2005

Swijnenburg RJ, et al., Circulation 112: 166-172, 2005

Martin MJ, et al., Nat Med 11: 228-232, 2005

Cerdan C, et al., Nat Med 12: 1113-1114, 2006

Martin MJ, et al., Nat Med 12: 1115, 2006

Marchetto M, et al., PLoS One 4(9): e7076, 2009

Keirstead HS, et al., J Neurosci 25: 4694-4705, 2005

Munos B. Nat Rev Drug Discov 8(12): 959-968, 2009-12-15

Mikkelsen T, et al., Nature 454(7200): 49-55, 2008

Huangfu D, et al., Nat Biotechnol 26(7): 795-797, 2008

Shi Y, et al., Cell Stem Cell 3(5): 568-574, 2008

Ichida J, et al., Cell Stem Cell 5(5): 491-503, 2009

Li W, et al., Stem Cells Epub ahead of print, 2009

Lin T, et al., Nat Methods 6(11): 805-808, 2009

Lyssiotis C, et al., PNAS 106(22): 8912-8917, 2009
 

编辑: gaowei2010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