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崛起

   2012-12-07
字体大小:

主 持人:感谢石院长的精彩演讲,我们把控一下时间,下一个就从张建利先生开始,时间在25分钟之内。张总是汇丰嘉润投资管理重要有限公司的总裁,更重要的是 这次论坛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自从2010年以来,张总参与了一些省市、地市级康复医院的建设,在这方面有很多独特的思路和考虑,在民营资本注入康 复医疗领域进行了很意义的探索,下面有请张总向大家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整合资金技术及市场资源推动康复医学学科发展”。

张建利:谢 谢 主持人,各位院长、专家,大家下午好!题目就是在康复领域从企业的角度帮助医院成长,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医院的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 一年要接触100多个院长,他们会说到这三个问题,第一,发展康复学科资金哪里来,第二,有了资金如何解决人才的问题,第三,康复科建起来了,怎么样实现 效益最大化和吸引更多的病人,这是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各位报告一下。

我的报告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我是谁,对我们有一个简要的介绍。第二,我能为你做什么。第三,从企业的角度阐述一下康复方面的观点。第四,我们为什么能做到?讲一些专业的实力和案例的介绍。

汇 丰嘉润医院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在香港,国内的本部在深圳,下设了嘉润恩康复发展基金,这是去年设立的。我们只做一件事,专心专著专业致力于康复医学 中心的建设与培育,这里有相隔内容,第一,怎么样帮助医院建设一个完善的康复学科,第二,康复学科建好以后,怎么样得到长期的发展。一是建设,二是培育。

从 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定了一个计划,三年内投入4亿资金为公立医院建设100家康复医学中心,这是基本的战略。目前合作的医院达到20家,管理的康复病床达 到1000张,在2015年目标完成的时候,我们管理的病床床位将达到6000张,我想这个可以和国内和一加最大型的三级医院相比,这一点我们非常自豪。

我 们的服务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从无到有”,帮助医院建设康复学科,“从弱到强”,帮助医院进行的培育。从建设的角度来说,不外乎这五方面的内容,第一,如 何设计专业的康复学科;第二,会有很多的专家到医院进行顾问指导;第三,人才掀起的培育;第四,我们会为医院量身定做科学的设备方案;第五,资金方面的支 持。在长期培育方面,其实就两点,一个是技术,第二是市场,在人才方面,我们的理念是康复医学科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里面最重要的是学科带头人,就 是科主任,科主任的培养首要是选择,选择比培养更重要,这是我们的观点。

我们在与医院共同预备科主任的时候,我们一般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必须是热烈康复事业,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第二,专业上先选择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ICU;第三,要有管理能力;第四,希望年龄在50岁以下。

对业务团队也是分阶段、分层次的长期培育,在市场方面,我们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运营方案,来帮助医院迅速的吸引病人。

我 简要的介绍一下我们和医院合作方案的基本内容。我们希望医院能够至少提供50张床位用于康复的建设,1000平方米的治疗区面积,当然,专家可能有不同的 意见,有些人认为集中比较少,可能更多人希望在科室中分散的治疗。我们会提供700万的医疗设备,我们还会提供转专业的设计,包括建设方案、场地部署、 3D效果等等,我们会派出智库专家到医院现场与医院管理层进行全面沟通。我们有很好的培训计划,在初期人员不足的时候,可以派出专业人员来帮助医院开展医 疗业务。另外在医院发展中,我们跟医院共担成本,共享收益,是共同发展的策略,我们的服务时间一般是八年。

从企业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刚 才 在座都是卫生部的领导、专家、院长,但是企业的思维视角和医院的管理者、医疗系统专家、教授不一样。为什么要发展康复学科?第一,很好的执行了国家关于大 力发展康复医学的学科的政策;第二,补短板;第三,可以使医院在本地区建立起强势学科的学科地位,这是其他学科难以做到的,多数二级医院院长在发展中总希 望有一些重点学科、强势学科,其实在传统的临床科室里,三级医院都已经发展的非常不错了,我们要建立起强势学科,在这些传统学科里很难做到,但是康复学科 可以做到,因为现在这个行业现在比较薄弱,但是这个行业非常有前景;第四康复医学市场是一个刚性需求存在着,并不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它是刚性需求。举 一个例子,陕西陕北榆林、延安在多数人的印象里非常贫穷,其实现在榆林延安现在非常富有,因为就在多年前发现了丰富的矿藏,陕西榆林到处在泥土中停着劳斯 莱斯,这是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太有钱了,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象。康复医学是刚性需求,只需要把表面的灰抹去,大多数人,包括医护人员、老百姓其实并没有 意识到康复医学对他们本身的意义,多位专家就提到他们愿意买房买车,不愿意去做康复,我认为他们并不是不想,而是他们并不是不想,我想更多的企业介入,更 多的宣传,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多的意识到康复对每个人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市场会迅速的迸发出来,这是我们的观点。第五,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康 复学科的含金量很好,康复学科多数的药品平均是在10%多,大多数医院的药品平均是40%,大家知道药品现在进入零差价的时代,对医院来说,药品比例越 高,效益就越低。康复真的能够引领医疗的未来,康复不仅仅是补一个短板,更多的是引领着医疗发展的未来,一个是市场巨大的差别,像国外90%的住院病人要 经过康复才出院,在国外出院住了七八天以后,再不转向康复,在美国的医保都不会支持。在国内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市场的差别非常大,也说明它的潜力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要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康复医学是养老的基础。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形象康复,举一个例子,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政府拨了900亩地 给医院,医院的400亩地用于医护人员的住房需求,500亩地用于医疗,留50亩地给康复科。第二,泸州市政府最近在计划1500亩地用于康健,其中 900亩地用于医疗,另外300亩做养老,300亩做康复,很多的领导已经意识到康复对医疗未来巨大的引领作用,所以说康复不仅是补短板,更是引领未来。

为 什么我们企业能够做到?卫生部的文件多次提到希望社会资本来参与康复医学的建设,我们不仅仅是从资本的角度,更多是从力理念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更大在于理 念的推广,在不同场合,包括在医院院长大会和日常的工作当中向各级人员推广康复价值。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强大的专科智库。我们在国内已经合作了近10家培训 基地,目前最重要的是深圳市的南澳人民医院的培训基地,南澳人民医院在2008年的时候全院的收入才400万,但是到今天,今年康复科收入接近3500 万,现在还是卫生部康复示范基地。我们有强大的服务团队。我们正在建立庞大的康复专科管理平台。良好合作模式与院方来共同发展。

简单介 绍 一下案例,我们这个中心总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治疗区为1500平方米,床位100张,第一期只有50张,配备了接近1000万元的医疗设备,未来医 院也有预留了土地,将以中心为依托建设300张床位给康复养老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安徽皖南地区乃至全省,这是当时开业的情况。我们经常请专家去给各个医院 讲座,对医护人员进行一些理念的推广。我们请到了当时重庆十附属第一医院的夏教授给我们全市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的医生们讲授康复的医学理念,因为 医生一般对康复了解太少,我们主要是在理念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家可以看到讲课的现场,包括医护人员,我们都希望更多的人员来参与,基本上每次康复 课的讲解都会有数百人参与。

最后我想讲一下愿景,咱们医院发展康复医学科,很有可能会某一个地区的强势学科,乃至重点学科,这在康复领 域 是可以做到的。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医院的品牌度得到大大提升,大大提高了社会效应。医院会获得很好的盈利水平,医护人员待遇丰厚,大家都 知道康复学科的含金量很高,我在六月份去了徐州中心医院的康复科,当时主任给我拿出他们医院两个医生的奖金,两个医生六月份的奖金是7.1万,这是当时看 到的真实数据,包括医护人员都有很大的收入。

在我演讲的最后,讲讲我的感受,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 昌,逆之者亡”,今天中国的康复医学事业也是一股不可扭转的滚滚洪流,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很快会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康复产业。樊静处长9月份在哈尔滨 大会讲了一句话,“谁抓住了这个机会,这将会成为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领航者”,康复引领医疗的未来,借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把康复比为少年,康复富 则医院富,康复强则医院强,康复进步则医院进步,康复穷于行业,则医院雄于行业。

谢谢!

主持人:感谢张总,下面有请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长俞燕生先生发言,他作为一个皖南地区的最大康复医学中心之一,有很多的感受,有请俞院长。

俞 燕生:尊敬的大会组织人,尊敬的各位领导,今天下午有许多三级医院的院长,很多的精英和专家专门讲到了康复医学的发展,受益匪浅,我们是刚刚成立的康复 科,所以我今天下午给大家的报告是作为一个二级综合性医院,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医院成立于1950年,我们是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立非盈利性综 合医院,一家二家医院。医院的老院区面积不大,非常少,综合医疗能够满足区域性的要求,但是发展受限,目前国际政府在大力开展工业园区新园区的过程中,把 医院也作为拉动人气的手段,在新的园区划给我们120亩地,建立一个新的院区,但是新的院区建起来以后,新的院区建立起来以后,但是交通、基础设施这方面 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既然建了,怎么让它发展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所以我院建立康复医学科的起因由此而来。

建起来以后,但是病人比较 少, 所以我们就想到了康复建设,我们国家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才刚刚兴起,2008年以前,许多二三级综合医院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康复治疗项目没有 列入医保,三级医院为了等级评审就必须要有康复科,而二级医院有康复科的还是比较少,基本上没有建设一个标准的康复医学科。2008年以后,由于国内需求 越来越多,有一些国家的政策导向,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要求发展康复医学。我们也实实在在感受到康复需求的人群在增加,因为我们本 人是一个神经外科大夫,在平常的医疗过程里,对颅脑损伤的手术也做过不少,但是对术后的恢复,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扶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就是有钱的去 大医院,因为病情已经稳定了,有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就回家了,所有术后的质量就比较差,我自己的愿望想我们医院什么时候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康复科,能够让 这些患者有很好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也进行了一个统计,我们池州市一个小市,只有150万人口,我们现在的残疾达到9万多 人 次,占5.85%,有各种各样的残疾。在新院区,也要充分利用我院区位优势,我们池州市在长江的南岸,景色非常好,水和空气都非常好。我们紧邻着四大佛教 圣地九华山,千年古刹,另外,我们还有沐浴的传统的杏花村文化。

作为一个二级综合医院,对康复这一块确实是想办,怎么办?办多大的规 模, 现在还没有底,所以我们采取了借力发展,让康复学科站在一个高起点,一开始的起步就高,我们同汇丰嘉润医院进行了合作,十几个人从医生、护士、治疗师等一 套人马到深圳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培训,包括场地的建设,都有一个完整的策划。

于去年12月10日举行了开业仪式,受到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徽省卫生厅医政处、省工商管理处、省残联的领导都来参加我们的开业仪式,并在一起开了一个论坛,从残联的角度、工商的角度进行了一些讨论。我们也请德德玛老师来讲述了他的康复历程。

现 在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投资1000多万人民币,治疗区面积近1500平方米,其中设计床位数100张,一边全部做成了治疗区,在 同一楼层做了病房,开展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疏导等等康复项目,这是我们的治疗大厅,这是物理因子治疗室,这是OT作业训练室,这是我们 的病床。我们有一个高的起点,为了确保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康复手法的规范,我们医院今年六月份正式加盟安徽省立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网络医院,得 到了安徽省立医院的有利支持,人员培养、基础指导有求必应,康复医学专家每周到医学科巡诊查访,开展病例讨论,细心的指导病人的康复训练。

借 势发展,积极申报康复的项目,我院康复医学科正式成立后,抓住机遇,利用政策导向,积极申请相关定点医疗机制,申报康复项目。目前我院是池州市基本医疗保 障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池州市工伤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池州市残联康复定点医疗机构,今年五月份,我院成功申请到池州市0-6岁脑瘫患儿的运动康复项目,收治 了来自周边区的多名脑瘫患儿,通过六个月规范康复训练,脑瘫患儿在运动康复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培育,已成为以脑卒中、骨关 节 损伤、脊椎积水损伤等为特色的康复学科,我们共康复十治疗脑卒中67例,脑外伤30例,脊柱脊髓损伤术后20例,骨关节损伤10例等等,经过系统的康复治 疗,80%患者的语言、吞咽、关节活动、手功能及排便排尿功能,近期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脊柱脊髓损伤和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过系统的膀胱功能训练, 患者恢复了自信,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我们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因为是刚刚建立的二级医院,感觉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康复治疗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增加,很多方面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我觉得扶持力度还要增加。

还 有临床医师对对康复医学认识不足,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国家加大了对康复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医护人员对康复医学的 认识,要康复提前介入到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让专科治疗延续至康复的训练当中。康复科的医生早期到ICU、骨科、神经内外科相关的科室进行指导康复,稍微 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还要继续治疗,要请专科的主任定期查房,让临床和康复融为一体。我们这儿的交通也很方便,高速、高铁、机场都在这一块,所以我们觉得 这一块是一个康复养老的好地方,所以我们想以康复中心为依托,建设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实现医养一体化,为家家儿女尽孝,为孤寡老人排难,为党和政府分忧。 这是我们规划规划中的老年康复中心,因为我们的生态公园都保持的很好。

谢谢各位!

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编辑: 唐方    来源:丁香园

  • 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医疗——第五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2011年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千多名医院院长齐聚广州,盘点三年医改、点评时政热点、分享管理心得。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的“11月院长年会”历经四年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国内医疗行业最具创新意识及影响力的年度盛会。 2011年是新医改三年试点的“收官”之年,本届年会顺应时代脉搏,以“开放的时代、开放的医疗”为主题,设置医改、管理、人文等四大版块35个分论坛,几乎涵盖了医疗领域的所有焦点、热点话题,特别是以公立医院改革、管办分开、筹资与付费方式等医改关键词为线索,从点到面、全方位盘点了医改三年的功过得失; 1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医院管理者、学者、政府官员上台演讲、分享真知灼见。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中国医院协会名誉会长曹荣桂、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等领导也应邀参加了本届年会。查看更多

  • 挑战与创新——第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2010年11月27日,第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主办。数千名中国医院院长汇聚蓉城,带来一场完美的头脑风暴,奉上一席饕餮的智慧盛宴。 时值新医改攻坚之年和公立医院改革元年,今年的大会主题定为“挑战与创新”,将对新医改趋势与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带来的影响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中国医院如何进行管理、技术和服务创新来迎接这些挑战。查看更多

  • 趋势 领导力——第三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2009年是新医改元年,也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再次迎来大好春天。11月5日,本刊在上海隆重举行2009“趋势·领 导力”年会。经过五年时间的耕耘拓展,经过时代变迁的雕琢打磨,本刊确定把“卓越管理,健康中国”作为全新的办刊宗旨,并通过年会正式公布。以“迎接全民 医保时代”为大会主题,本刊将话题进一步锁定在宏观经济、社会背景之下的医院改革和医院管理方面,分设了公立医院改革方向与挑战、医院管理体制探索与思 考、全民医保时代的医院管理变革、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医院战略规划与战略实现等20多场的讲座论坛。仅演讲嘉宾就多达60余位,大部分是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的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等,可谓潮流涌动,名流云集。因为主题设计紧密围绕着当今最重要、最热点的话题,本届年会吸引到700余位医院院长参会,成为新 医改颁布后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医疗卫生界的盛会。查看更多

  • 趋势 领导力——第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2008年11月2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年会上,170名来自全国的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公立医院院长们联名签署了一份希望改变上述医疗体制“顽疾”的《中国医院院长医改建议书》,这些院长们希望这份 “建议书”能够传达给医改决策层,对正处于调整中的新医改政策能够提供一些来自医疗一线的思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