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副院长王利玲

   2017-08-25
字体大小:

政策是人才流动的核心

——专访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副院长王利玲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既是综合医院又是专科医院,近几年来各方面业务得到快速的发展,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而中心医院的目标,是想既能做到综合的三甲,也能做到专科的三甲,最后实现大型综合的业务。

作为深圳市一家非常有特点的医院,丁香园在医院发展大会会后请来了中心医院的王利玲副院长,请她谈谈医院对于人才方面的「特殊动作」。

王利玲 (3).JPG

政策:人才流动的核心

在医院规模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对人才的需求量自然而然会增大,这就需要医疗行业内的人才,能更好地流向需要他们的地方。

人才流动的核心问题是政策。如果政策放宽,让医生自由流动、多点执业,医生肯定没有顾忌,我认为所有医生都希望自由。

对医院来说,医生们既有三甲医院的工作经验,又能实在地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这更是一件好事。对于医生来说,从单位人到自由人的身份确立下来,能帮助他们更大胆地在岗位上进行自我实现。只有放开政策的种种限制,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医院: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动力

中心医院在人才招聘上做得比较成功,过去的三年间,我们引进了七百多人。现在我们医院有硕士 60 余人,博士 10 余人,总体规模达到 2 000 余人。不仅医院规模发展起来,人才结构也跟得上,目前看来对于人才的工作是比较成功的。

待遇,始终是大多数人考虑的首要因素。如果待遇不能令人满意,医院方再怎么吹嘘自己的平台、培养方案、管理体系等等,大多数医生其实也是不会接受的。也会有声音说,医生如果经验丰富又足够资深,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是不会计较待遇的。我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用通俗的话来说,有些事情有钱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其次,就深圳来说,我很期待政府能在政策上放宽,让人才能够流动起来。比如在政策的引导下,进行全国统一去编制化,没有「编制」的制约,才会让医疗人才活动起来。第二是保障方面的政策,比如对医生的待遇、住房、退休后的保障、子女的学习安排等等。目前我们医院是以丰厚的待遇来引进人才,比如我们会给予三甲医院的退休人员每年 30 ~ 50 万人民币这样的薪资待遇。有了待遇的保障、住房的保障,医护人才们才能更专心于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我价值,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对年轻医生:要打消对医疗行业的顾虑

在人事工作中,我也接触过很多年轻的医疗工作者,他们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我感觉现在的毕业生,有很多人因为对医疗卫生行业不太了解,所以对进入这一行依然心存畏惧,想退却。但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把这些年轻人教育好、培养好,引导他们真正进入医疗行业,并且热爱这个行业。

通过跟年轻人的交流,我觉得我说服了很多人,我认为最好的打消这种疑虑的方法就是去真正的一线体验看看。因此,我也会安排年轻的医护人员去临床干,比如 ICU。

医疗卫生行业非常需要年轻人。希望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不要因为一些负面新闻否定整个行业,而是能从自己做起,让行业变得更好。医生依然是令人尊敬的工作,而且随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健康、大卫生,这个行业的就业形势肯定会越来越好。

提供同等的机会:罗湖模式值得借鉴

我们深圳做得比较好的是罗湖模式,这个模式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的高度重视。我认为罗湖模式最好能够在全省推广,我们医院已经开始在做了,也在着手准备成立医疗集团。

其次,我们需要把社区卫生、基层卫生做强做大,把社团中心作为一个主战场。我们需要把所有优秀的人才沉到基层做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真正让老百姓少生病、生病治愈快一点。

最后,考虑到现在社会老龄化加剧,我们需要做医养结合,扩展特殊人群等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

培训和引导:人才引进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肯定丁香园这种运作模式,为整个中国的医疗市场、医疗行业助推我们人才的引进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有了丁香人才这样的互联网平台,我们才能做得到三年间招聘来 700 多个医护方面的人才。

对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有一个平台给他们提供机会。同样地,接下来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让业内人士或者更有经验的人来引导他们。比如我所知道的湖北太和医院,院方就出钱培养人才,培养好了之后进行外派等工作,这些人才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邸昊

编辑: fmk922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