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liupanr]:
1、低流量麻醉的真正含义?是否氧流量低于1L/min就是?是否只是为了省药和改善不必要的排放?
2、在具体操作中插管后直接开流量0.5L/min,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先大流量吸入足够的麻药浓度?
3、挥发罐直接开到最大5 ,是否合理?同时寻找有关于挥发罐的结构图,或是药物挥发量和刻度以及气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4、这种方法距离关闭麻醉或定量麻醉还有多远?实施紧闭麻醉是否一定要麻醉机支持?麻醉机必要的性能有哪些?
网友[yyxxll22]:
我理解低流量麻醉的基本原理是:呼吸机每次给予的潮气量包含氧气+氮气+麻醉气体+水蒸汽+其余含量极少的气体,而人体每次也只消耗其中的氧气+麻醉气体+水蒸气,呼出气中包含氧气+CO2+麻醉气体+水蒸气+氮气+其余含量极小的气体。
其中正常成人每分钟的氧耗量大约为200~300ml/min,因此补充200~300ml/min就能维持正常人体的氧供给。而氮气浓度波动不大,CO2被钠石灰吸收,水蒸气逐渐趋于饱和(呼吸机回路与呼吸道中差距逐渐减小),而其中麻醉气体变化较为复杂(后叙)。
所以,完全的紧闭麻醉其氧流量为300ml/min以下,若有可靠的氧浓度监测,呼吸机回路监测漏气量<10ml并有漏气补偿,可以将氧流量调节为0。——我们用的德国Drager Fabius GS,我院没有空气给予,长时间手术时为降低氧浓度,我们采用氧流量为0的方法。
至于完全的紧闭麻醉,有点远远不是省药和改善不必要的排放那么简单,除此而外主要有(其优点书上写得很明白,请参阅):
1、保持呼吸道水蒸汽的浓度及湿度以保护呼吸道粘膜。
2、达到稳定状态后,麻醉气体浓度波动很小,便于麻醉管理。
但同时应注意:
1、完全的紧闭麻醉要求呼吸回路不能有严重的漏气,所以应该有可靠的漏气检测系统及漏气补偿系统。
2、钠石灰的消耗加剧,应注意更换。(节约一点气,浪费钠石灰,似乎也不便宜!)
3、流量低,同时有不能查及的漏气时,容易引起呼吸机的工作错误,供氧不充分。所以选用电动-电控的呼吸机为好!
麻醉气体在呼吸回路中的变化较为复杂:
1、呼吸回路中的麻醉气体浓度与挥发罐所调节的浓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供氧流量的不同,通过挥发罐中的载气气流也不同,其释出气的浓度在同一vol%刻度下是不同的。需要进行回路麻醉气体监测方能得出准确的数据,因此理论上进行麻醉气体监测才能真正使全麻安全。
2、初期麻醉气体进入呼吸回路后,呼吸机管道、钠石灰及钠石灰罐吸收一部分,饱和后停止吸收。人体所需的麻醉气体浓度需要一定时间方能达到稳定的“饱和”水平,且人体多少要消耗一部分麻醉气体。初期选用5vol%并无严重错误之处。
3、呼出气中的麻醉气体在密闭麻醉下又重新回到吸气回路,加上挥发罐中的补充量一同进入人体,因此达到所需麻醉水平后应降低vol%水平,以避免气体麻醉浓度过深。
网友[liugang_sz]:
使用紧闭式麻醉,氧流量采用300ml/min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做到三个前提,缺一不可:
1、麻醉深度必须逐渐加深,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后,必须立即完全关闭挥发器,绝对避免像半紧闭式麻醉那样持续开启挥发器的操作。否则,麻醉深度必然达到过深程度,呼吸循环严重抑制足以引发心跳停止的结局。因为,在紧闭式麻醉下,呼出的麻醉蒸气并不排入大气,而是又被重复吸入而利用的,持续开启挥发器的结果是吸入麻醉蒸气越来越浓,高浓度麻醉蒸气吸入,必然导致麻醉过深的后果。
2、钠石灰的吸收质量必须100%的保证。因为,病人呼出的CO2只有依靠钠石灰来吸收排除。
3、折叠囊升降动度不正常(过小),或可视性呼吸囊越来越瘪时,提示通气部分存在泄气(同时也泄漏麻醉蒸气)现象,或病人对氧的利用和代谢过甚。此时,必须通过“快门”立即补充新鲜氧充入折叠囊,此时又有可能出现麻醉深度减浅的征像,可适当短暂开启挥发器,稍以加深麻醉后,再予立即关闭。
网友[wjzl200568]:
我们用的是Drager Fabius麻醉机,监护仪能监测异氟烷浓度,ETCO2等.
我的做法是:静脉常规诱导(维持仅用异氟烷和芬太尼以及肌药),插管后开异氟烷,挥发罐刻度开到3~6%,氧气流量表调到0.5L/分,时间紧则可以开1.0L/分,甚至更多一些,但是千万要注意监护仪上显示异氟烷浓度。一般手术开始前都能超出所需要的麻醉深度(我们这里一般都将异氟烷维持在0.5~0.7MAC,间断注射芬太尼以及肌药),所以一定要在麻醉过深以前调好麻醉的深度。一般在达到0.5~0.7MAC的时候我就把挥发罐刻度调到3%,流量表调为0.5L/分,然后随时间的推移,挥发罐刻度逐步调到2.5~1.5%,有的时间长了刻度还可以更低,若有特殊的情况当然也要调整了。
做了300余例麻醉,绝大部分都很顺利,其中有4例在手术气囊瘪了,PEEP显示为-1或者-2,按快速充氧按钮后略调高流量后解决了。而这四例都发生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可能的因素是不够熟练,套囊不好封闭差,麻醉机本身也有一定量的漏气。
总的来说,我认为0.5L/min的低流量麻醉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必须要注意监测异氟烷浓度以及氧气的供给,不要强求!特别是在挥发罐刻度开到3~6%,流量略大这样的情况下千万要注意监测,千万不要埋头填麻醉记录单,一点都不要马虎!否则就要出大事!
作者: 丁香园集体创作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