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永毅教授——血,何时可以止住!(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上面谈了很多,各位同行大概早已经看烦了,或者会提出疑问,都这么好,就没有失败的?
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什么样的止血方式,都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局限性,都有其适用范围,不能盲目扩大其适应症,即便是这个方法很好,也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或不完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例1、
随着鼻内镜检查的不断熟练和内镜下微型填塞成功病例的不断增加,笔者对鼻内镜下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顽固性鼻出血的信心不断增强。
随着鼻内镜检查的不断熟练和内镜下微型填塞成功病例的不断增加,笔者对鼻内镜下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顽固性出血的信心不断增强。
但是,在工作之初,并不是每个病人的首次内镜检查都可以找到出血点,每个接受微型填塞的病人,都一定能够一次获得治愈。
找不到出血点的可以行前鼻孔填塞,也可以不填塞。当然,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越来越倾向于不填塞,而是留院密切观察。待再次出血时,循着出血方向,寻找出血点。这样做,相对来说会更容易找到真正的出血点。更有甚者,采取不填塞的处理方式,少数病人可以自愈。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样做,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为这样做会牵涉到很多问题。首先,病人无论何时再次出血,都要有人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如果大家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那就要求如此做的人要负责到底,随叫随到,随时到位,包括深更半夜。
在医疗环境如此不佳的现在,且不说大家愿不愿意如此付出,就是愿意,也要看你所处的环境允不允许。
这期间,曾经有一例再次出血后改做其它处理的病例,使我印象深刻。
情况是这样的,病人出血点位于下鼻道内,只是出血点非常偏后,已经接近下鼻道最后端,明胶海绵填塞固定很困难,最后总算勉强固定在了下鼻道内。当时,我就担心明胶海绵会脱落。果不其然,很久以后,另一个病区的同事告诉我:“你的一个病人做了填塞后再次出血,出血很凶猛,根本看不到出血位置,最后做了后鼻孔填塞和颈外动脉结扎,…………。”
我听后不免有点儿遗憾。此后一直想能够再次遇到类似病人,以便有机会探讨此种情况下,内镜止血的更好方式,但至今未能如愿。虽然,这种病人很少,但是,也说明局部微型填塞,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局部微型填塞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实,局部微型填塞后再次出血的病例并不罕见,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病情所致,也有来自病人和医生两方面处理不当的问题。
一个是病人使劲地倒吸或擤鼻,一个是局部填塞的不够紧。下面举两个典型病例,供大家参考。
“喂,老颜,吃了吗?……啊,啊,不好意思,这个时间打搅你。……是这样,孩子的舅舅今天下午开始鼻子出血,……是,是,出血很多,……来了,来了,现在就在医院,……好好,那我们就在门诊等你。”电话是科里同事打来的。
自开展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以来,接受前鼻孔填塞的病人正在逐年减少,需要接受后鼻孔填塞的就更少了,颈外动脉结扎术的操作,更是越来越生疏。不仅如此,包括科里的同事在内,都已经逐步认同了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观念。
在门诊的内镜检查室,把检查椅放平,病人取仰卧位。内镜检查很顺利,出血点就在下鼻道内,大约位于中后1/3交界处,呈灯塔征,轻轻一触,出血立即呈喷射状,依然是明胶海绵微型填塞。
2天以后,病人再次出血并返回医院,检查发现明胶海绵已经没有了。仔细询问才知道,病人填塞后自感明显不适,因此使劲的倒吸和擤鼻,当然,填塞的东西被最终搞掉了。
只能同前重新填塞,并嘱咐病人这两天不要使劲地擤鼻和倒吸。术后病人未再出血。
再有一例,情况也是大致如此,所不同的这是一个工作开展初期的病人。
行微型填塞后,始终反复渗血,检查时,却未能看到明显出血,只是下鼻道内的明胶海绵已经超出了下鼻道,膨胀到了鼻底。
病人不放心,护士也不放心,担心夜里病情加重,于是填塞后的第3天下午给予了重新填塞。术中感觉,前次填塞的不够紧,而填塞的位置并没有什么问题。
2002年5月15日下午1点多,接到分院的一个电话,说有一个病人突然出现鼻出血,非常厉害,前鼻孔填塞后,出血没有控制……很快就会转诊过来。
病人,男,72岁。当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病人满脸满身都是血,而且,鲜血依然从右侧前鼻孔油纱条的缝隙里不断地向外渗出,同时,一口接一口的鲜血从病人口中吐出。
肾上腺素麻醉棉片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首先让病人坐到检查椅上,抽出一根纱条,填入一条麻醉棉片。同时,嘱咐病人:“不要紧张,只要进了医院,就要相信医生,出血并不可怕,尤其是在出血状态下,只要有鼻内镜,很快就可以找到出血点,只要找到出血点,直接压迫后,就可以止住血了……”
几分钟后,抽出前面的麻醉棉片和再一根油纱条,代之以更多的麻醉棉片。此时,发现鼻腔后部有很多的凝血块,用吸引器清除后,鲜血来自鼻腔底部,遂重点填塞下鼻道。病人的出血得到了控制。
请病人清洗面部,漱口,缓和一下紧张情绪,同时准备明胶海绵,4包8块,加入2支8万单位庆大霉素,使明胶海绵软化,变小。
内镜进入鼻腔总鼻道中后部,向下旋转,越过下鼻甲游离缘进入下鼻道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缕鲜血,继续从下鼻道后部向前退,观察下鼻道穹隆顶,在中后1/3交界处发现有一个半圆形隆起,呈“灯塔”征。不错,这就是出血点。
用枪状镊将明胶海绵叠瓦状依次填入下鼻道内,并用枪状镊将其压紧,而后用吸引器将明胶海绵吸干压紧。
手术结束。收入院观察7天,无再次出血,痊愈出院。
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什么样的止血方式,都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局限性,都有其适用范围,不能盲目扩大其适应症,即便是这个方法很好,也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或不完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例1、
随着鼻内镜检查的不断熟练和内镜下微型填塞成功病例的不断增加,笔者对鼻内镜下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顽固性鼻出血的信心不断增强。
随着鼻内镜检查的不断熟练和内镜下微型填塞成功病例的不断增加,笔者对鼻内镜下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顽固性出血的信心不断增强。
但是,在工作之初,并不是每个病人的首次内镜检查都可以找到出血点,每个接受微型填塞的病人,都一定能够一次获得治愈。
找不到出血点的可以行前鼻孔填塞,也可以不填塞。当然,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越来越倾向于不填塞,而是留院密切观察。待再次出血时,循着出血方向,寻找出血点。这样做,相对来说会更容易找到真正的出血点。更有甚者,采取不填塞的处理方式,少数病人可以自愈。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样做,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为这样做会牵涉到很多问题。首先,病人无论何时再次出血,都要有人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如果大家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那就要求如此做的人要负责到底,随叫随到,随时到位,包括深更半夜。
在医疗环境如此不佳的现在,且不说大家愿不愿意如此付出,就是愿意,也要看你所处的环境允不允许。
这期间,曾经有一例再次出血后改做其它处理的病例,使我印象深刻。
情况是这样的,病人出血点位于下鼻道内,只是出血点非常偏后,已经接近下鼻道最后端,明胶海绵填塞固定很困难,最后总算勉强固定在了下鼻道内。当时,我就担心明胶海绵会脱落。果不其然,很久以后,另一个病区的同事告诉我:“你的一个病人做了填塞后再次出血,出血很凶猛,根本看不到出血位置,最后做了后鼻孔填塞和颈外动脉结扎,…………。”
我听后不免有点儿遗憾。此后一直想能够再次遇到类似病人,以便有机会探讨此种情况下,内镜止血的更好方式,但至今未能如愿。虽然,这种病人很少,但是,也说明局部微型填塞,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局部微型填塞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实,局部微型填塞后再次出血的病例并不罕见,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病情所致,也有来自病人和医生两方面处理不当的问题。
一个是病人使劲地倒吸或擤鼻,一个是局部填塞的不够紧。下面举两个典型病例,供大家参考。
“喂,老颜,吃了吗?……啊,啊,不好意思,这个时间打搅你。……是这样,孩子的舅舅今天下午开始鼻子出血,……是,是,出血很多,……来了,来了,现在就在医院,……好好,那我们就在门诊等你。”电话是科里同事打来的。
自开展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以来,接受前鼻孔填塞的病人正在逐年减少,需要接受后鼻孔填塞的就更少了,颈外动脉结扎术的操作,更是越来越生疏。不仅如此,包括科里的同事在内,都已经逐步认同了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观念。
在门诊的内镜检查室,把检查椅放平,病人取仰卧位。内镜检查很顺利,出血点就在下鼻道内,大约位于中后1/3交界处,呈灯塔征,轻轻一触,出血立即呈喷射状,依然是明胶海绵微型填塞。
2天以后,病人再次出血并返回医院,检查发现明胶海绵已经没有了。仔细询问才知道,病人填塞后自感明显不适,因此使劲的倒吸和擤鼻,当然,填塞的东西被最终搞掉了。
只能同前重新填塞,并嘱咐病人这两天不要使劲地擤鼻和倒吸。术后病人未再出血。
再有一例,情况也是大致如此,所不同的这是一个工作开展初期的病人。
行微型填塞后,始终反复渗血,检查时,却未能看到明显出血,只是下鼻道内的明胶海绵已经超出了下鼻道,膨胀到了鼻底。
病人不放心,护士也不放心,担心夜里病情加重,于是填塞后的第3天下午给予了重新填塞。术中感觉,前次填塞的不够紧,而填塞的位置并没有什么问题。
2002年5月15日下午1点多,接到分院的一个电话,说有一个病人突然出现鼻出血,非常厉害,前鼻孔填塞后,出血没有控制……很快就会转诊过来。
病人,男,72岁。当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病人满脸满身都是血,而且,鲜血依然从右侧前鼻孔油纱条的缝隙里不断地向外渗出,同时,一口接一口的鲜血从病人口中吐出。
肾上腺素麻醉棉片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首先让病人坐到检查椅上,抽出一根纱条,填入一条麻醉棉片。同时,嘱咐病人:“不要紧张,只要进了医院,就要相信医生,出血并不可怕,尤其是在出血状态下,只要有鼻内镜,很快就可以找到出血点,只要找到出血点,直接压迫后,就可以止住血了……”
几分钟后,抽出前面的麻醉棉片和再一根油纱条,代之以更多的麻醉棉片。此时,发现鼻腔后部有很多的凝血块,用吸引器清除后,鲜血来自鼻腔底部,遂重点填塞下鼻道。病人的出血得到了控制。
请病人清洗面部,漱口,缓和一下紧张情绪,同时准备明胶海绵,4包8块,加入2支8万单位庆大霉素,使明胶海绵软化,变小。
内镜进入鼻腔总鼻道中后部,向下旋转,越过下鼻甲游离缘进入下鼻道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缕鲜血,继续从下鼻道后部向前退,观察下鼻道穹隆顶,在中后1/3交界处发现有一个半圆形隆起,呈“灯塔”征。不错,这就是出血点。
用枪状镊将明胶海绵叠瓦状依次填入下鼻道内,并用枪状镊将其压紧,而后用吸引器将明胶海绵吸干压紧。
手术结束。收入院观察7天,无再次出血,痊愈出院。
作者: 颜永毅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