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使用Imagepro-Plus(一)——入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8-02 17:04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Imagepro-Plus IPP 图象分析 入门 经验 点击次数:

选取完AOI后,点击close回到count/size窗口,下一步就可以对选中的object进行测量操作了。
点击count/size窗口中的measure菜单,点select measure,这是选择要进行何种测量操作,在弹出的测量选择窗口左侧列出了各种可用的测量选项,最常用的测量有:
area面积
density(mean)平均光密度
diameter直径
IOD(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累积光密度
在相应的项目上点一下,该测量项目就被选到中间的窗口中了,同时关于该测量的详细说明会显示在最右边。如果想取消某个已选中的测量项目,则在左边窗口中该项目上再点击一下就可以了。



选好了待测量的区域,也指定了测量项目,就可以进行测量统计了,点击一下测量选择窗口的OK纽,关闭这个窗口,就回到了count/size窗口,再点击一下count按纽,就可以看到程序在进行测量,稍等几秒钟即可读取测量数据。

分别点击count/size窗口中view菜单中的measurement data和statistics,就分别弹出这两个数据窗口。前者是这个calss中每一个object的测量数据,后者是这些测量数据的统计参数,如总数、平均值、累加、标准差等。本例中得到的就是每个细胞核的面积、平均光密度值、直径、累积光密度值。统计数据则可得到这张图片中所有细胞核的平均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平均直径、累积光密度值,当然还有细胞核的数目,就是所有object的数目。



测量数据转入EXCEL处理起来最方便。只要在数据菜单中点file - DDE to EXCEL。数据就传到EXCEL的sheet1里去了。
在这个示例图片的统计数据中,samples为图中所有细胞核的个数,第一列为area,其中的Mean值为各个核的平均面积,后面就是平均灰度、平均直径,这些是有意义的测量统计数值。但IOD却是SUM值更有意义。



订正:
在上述操作中漏掉了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要转换图象intensity格式。在默认的intensity格式中,是图片灰度,越黑数值越小,越白数值越大。而实际上我们测量的染色强度是光密度,染色越深,光密度值越大。如果不进行光密度单位的转换,测量的数值将完全是错误的。

转换光密度单位的方法如下:
点击:measure--carliberation--intensity,调出intensity校正窗口。
然后在窗口中点new按纽,再点一下下面的std optical density选项,这时可以看到窗口中的直线变成了反向的曲线。
然后还要点一下最上面的system按纽。
最后点close关闭窗口。
这样就把程序系统的灰度单位转换成了光密度单位。

关于光密度较正的详细内容请参见第十帖。
校正光密度单位的操作要在打开第一张图片后立即进行。将光密度单位设定为system之后就不必再对后面的每一张照片都进行光密度校正了。整个分析测量过程就是这样。当然,光知道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在以上所述各个步骤中有许多技巧和方法能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合理。本人将另发帖子分别详细叙述。此主题到此结束。


编辑:bluelove

< 上一页
分页: [1 ]   [2]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hbchendl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