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小儿困难气管插管【酥酥谈小儿麻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0-08 17:46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小儿麻醉 困难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点击次数:

网友[麻酥酥]:

这几天大家在园子里聆听了于布为教授、薛善富教授的专家讲座,受益非浅。正好我们医院也遇到了一例疑难病例,特借此机会把图片上传,供各位讨论,也把它作为第二期小儿麻醉的专题活动。

小儿外科疾病种类繁多,这个病例属于神经外科的一种,大家都认识它吗?希望各位战友踊跃参加讨论,并对气管插管的处理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网友[yhy403]:

患儿为枕后巨大肿块,似乎是囊性的。如果解除肿块对颈部伸展的影响,估计患儿的气道是通畅的。所以我认为可以在仰卧位下插管,但是必须保持患儿的头部悬空,麻醉人员可以用手托住患儿的项部和顶部,并使气道通畅,然后采用常规诱导插入带弹簧的气管导管。

由于新生儿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气道畸形等情况,也可以选择半清醒保留自主呼吸下进行。另外尚需注意气管导管的深度,避免因手术体位改变、头颈部伸曲等造成气管导管位置过深刺激隆突或过浅滑出声门,术中注意呼吸循环的监测。

网友[家五月]:

1、从图片上看该患儿系脑脊膜膨出伴脑积水,不知患儿有无颅内高压的表现。

2、气管插管的处理有3:

A、侧卧位下插管。

B、仰卧位下插管:利用神经外科手术的头部支架,膜膨出部份置于支架内,头置于支架上,患儿 肩下放置肩垫,使气道通畅。

C 纤支镜引导插管。

但插管最好在镇静后保留自主呼吸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下进行,如用肌松剂,一旦出现插管困难,由于头部包块巨大,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网友[polygamist]:

从照片上来看,这个小儿患者的肿瘤不至于太影响小儿颈部的伸展,小儿颈部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后仰可能。因为正常情况下,小儿插管也不用过度伸展颈部,一般只要头颈处于正中位置就差不多了。我曾经做过成人颈后放置皮下扩张器的插管,就是让患者采取侧卧位,按正常诱导插管就行了。不过小儿患者肯定不配合,此例处理的关键包括几个问题:

1、如果不给予任何药物下先采取表麻,那么由于咽喉部表麻通常需要2~3次,由于小儿不配合挣扎,躁动,尤其是咽喉部的刺激和分泌物增多等很容易出现喉痉挛,所以不太可行。

2、如果先给予静脉药物,那么在无基础麻醉下静脉如何开通?

3、如果先肌注给予基础麻醉,那么应该给予何种药物?一旦镇静过深,出现呼吸道梗阻如何处理?

4、如果采取仰卧位插管,在不给药物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仰卧体位的摆放?给了药物后,体位摆放过程中出现呼吸道梗阻如何处理?其实,小儿舌体肥大,容易出现舌后坠,与仰卧位相比较,侧卧位可能更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分泌物的排出。

所以我觉得以下方案可行:

1、术前给药:东莨菪碱或阿托品,不给予镇静药物。

2、麻醉准备。除常规麻醉诱导的药品和器械之外,还要准备喉罩,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钳和纤维支气管镜。

3、麻醉诱导:小儿采取侧卧位,给予吸入诱导,采用8%七氟醚和麦氏D回路,因七氟醚呼吸道刺激性小,诱导快,停药后苏醒快,而且吸入诱导的麻醉深度是逐渐加深的,麻醉深度的可控性强于静脉诱导。麦氏D回路更易使吸入的七氟醚迅速达到较高浓度,缺点是七氟醚可能要排放到手术室内。我们平时婴幼儿麻醉诱导就是采取的此种方式。不过,诱导时需要助手帮忙按住小儿,呵呵,听起来很残忍,不过挺实用的,一般面罩吸入8%七氟醚和麦氏D回路1分钟左右,小儿就失去了反抗能力,但自主呼吸还存在的,然后开通静脉,泵入小量异丙酚维持镇静,这时可采取咽喉部喷雾表麻,下纤支镜探明插管困难程度,同时经纤支镜行气管内表麻和气管插管。

如果诱导过程中出现了非喉痉挛性或支气管痉挛性的气道不通畅,可气管插管钳牵出舌体,或置入口咽通气道或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的喉罩,除某些颏胸粘连的颈部瘢痕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可通过这些方法解除呼吸道梗阻,即使不能完全解除,至少也可保证一定程度的通气来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速度。此例麻醉最重要的是不论采取任何给药方式或诱导方式,如果小儿出现了吼痉挛应该如何处理?去除诱因,加深麻醉,等待自行缓解?给司可林,紧急气管插管??插不上管怎么办?环甲膜穿刺,高频通气?紧急气管切开?还是有其它更为简单易行的方法?

以上是对可能出现各种最坏情况的处理或想法。其实,就本例患者而言,我觉得采取侧卧位吸入诱导后,按常规插管操作即可。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不大。

下一页 >
分页: [1]   [2 ]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麻酥酥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