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由丁香园网友tintin0211提供。
病例资料:
患儿,年龄18月,男性。体重9 kg,因右小脑挫裂伤拟行手术治疗。CT检查是右侧小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枕骨骨折,右侧枕部头皮血肿。术前检查示AST高,HGB 84 g/l。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平稳。手术过程中,在清理小脑时,出血很多,广泛渗血。在清理小脑出血同时,患儿开始由有自主呼吸转为没有呼吸,然后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开始考虑是由于失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给予静脉推注全血,患儿心率突然由160次/分增加到200次/分。ECG显示室上速,然后接着心率降低到40次/分,然后心率消失。行心外按压,给予肾上腺素0.5 mg静脉推注,没有反应。过5分钟再次给予肾上腺素0.5 mg静脉推注,ECG显示有不规则的心电活动,不是窦性心律。接着给予心外除颤50 J,先后三次,ECG恢复到窦性。给予头部降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维持心率、血压,给予激素、纠酸、电解质,恢复心律后就穿刺动脉,做血气得血钾5.6,HCT 15%,明显示失血性休克。最后在支持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继续手术,手术顺利,术毕做血气示血钾4.2,HCT28%。后拔管返回病房,回访患儿情况稳定,已清醒。
呼吸心跳骤停原因个人考虑是由于手术部位靠近延髓,也就是生命中枢。手术时,先是失血性休克,然后由于延髓受到刺激所致。
1、呼吸心跳骤停原因?
2、麻醉和抢救有什么不妥之处?
丁香园网友分析讨论如下:
网友[xclwx]:
这个病例再次提醒我们,容量治疗尤其是小儿的容量治疗是多么重要,术前HBG 84 g/L,已经有HCT偏低,术中出血很多,广泛渗血,容量不足导致心率代偿性增快,循环抑制,血液的过分稀释,使其携氧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全身组织的缺氧,而出现心率先快,后慢很快心跳停止,后来的检查结果(HCT 0.15)也支持这一点。Weiskopt指出Hb > 5 g/dl无一例病人死亡,Hb < 5 g/dl 20例病人死亡,25例生存,死亡率达到40% 。围术期血红蛋白危险水平4 g/dl,在犬、猪试验研究证实,但相应的数值在人体上难以得到。Van Woerkens研究发现一位病人因血液极度稀释而死亡,其血红蛋白为4 g/dl。
另有一点,你们这样的手术术中不用肌松药都保留自主呼吸吗?还是由于手术部位靠近延髓,也就是生命中枢才保留自主呼吸以便观察了解手术对延髓的影响?
网友[bixie]:
1、该患儿9 kg,其血容量也就在700 ml左右。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枕骨骨折,右侧枕部头皮血肿。术前检查HGB 84 g/l”已经表明存在有失血;“手术过程中,在清理小脑时,出血很多,广泛渗血” ,此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术前HGB 84 g/L,HCT应在28%左右,复苏后HCT 15%,不包括在这中间补充的血液200 ml,这两者之间的出血量就在200 ml左右,200 ml的出血量对于该患儿来说相当于一个成人失血12 00ml左右,400 ml就是2400 ml,必然会导致循环功能的严重紊乱。因此,对于小儿患者,其失血量的估计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奉劝各位同仁不要小瞧每一块小纱布!
2、就本人的实践体会,牵拉延髓时心率的改变主要是变慢,因此此例心率变快应该还是急性失血性休克所致。
3、该例手术应有CVP、MAP和尿量的监测, 血气分析等也应作为常规。
4、对于此类手术不应保留自主呼吸。在没有肌松的情况下,如若麻醉过浅,一旦病人发生体动,有可能导致术者的操作误伤延髓等生命中枢,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网友[yjg19721226]:
整个麻醉过程中,基本处理还是可以的。有一处错误是不应该犯的,全麻病人尤其手术时间长,术中估计出血量大的,必须置导尿管监测尿量,结合中心静脉压以指导输液。麻醉后就应让外科医生上导尿管,否则如何敢做手术呢?
另外,术中呼吸首先停止,接着心电图发生变化,除了考虑失血性休克外,更应考虑是否为手术操作刺激到延髓,要求手术医生立即停止手术,该例病人是否是这么做的呢?
网友[DoctorI]:
1、麻醉准备工作没做好。“CT检查是右侧小脑挫裂伤拌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枕骨骨折,右侧枕部头皮血肿。术前检查示AST高,HGB 84 g/l”,已经显示病情的严重性了,为何不置中心静脉导管(能够急速补液嘛)和动脉导管,为何不置导尿管(至少它能为补液提供点依据)?这么大的手术是不能忽疏的。
2、术中的监管不力。我们麻醉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手术医生的手术做到哪步了,麻醉医生是应该心中有数。术中的渗血就应让我们有预见性,早期输血,维护小儿的血液循环。
其实我们做任何一台麻醉,就要求我们认真去分析手术中可能出现一些什么意外情况。这台麻醉有些粗枝大叶。
网友[家五月]:
麻醉及其管理存在一些不足:
1、该类病人除常规的监测外,应该导尿,这是最经济又能指导补夜的简单方法。对于有创监测,条件允许最好用上。手术前至少开方2条静脉通道,保证输液。
2、术中麻醉浅。
3、应机械通气保证病人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出。
4、患儿心率160次/分已经很快了,但没进行处理。
5、补液不恰当。
心率快的原因:麻醉浅;二氧化碳蓄积;血容量不足。
HCT 0.15只说明贫血,不一定就是血容量不足。血钾5.6不好解释.
网友[anes]:
原因:1、使用自主呼吸;2、严重贫血。
网友[Gongqin]:
1、本例麻醉虽然有点点不足,但是还是很成功,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应该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从心率变化和呼吸的表现来看,延髓受牵拉的可能极大,延髓受到牵拉,往往呼吸先停,我做过很多动物模型也表现如此,只要受到牵拉呼吸马上停,而心率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2、个人认为保留自主呼吸没有什么不妥,这样便于观察呼吸和自我保护,但是要做好辅助呼吸,避免麻醉过浅,做辅助呼吸时一定要平稳,必要时测血气评估一下做好没有,我们做垂体瘤不常这样吗?
3、不同意家五月网友的意见“4、患儿心率160次/分已经很快了,但你没进行处理”,心率160次/分对于患儿,年龄18月根本不能叫很快,稍微一点应急反应都可以达到这个心率。
网友[hyzwb]:
脑外科的病人术中体液监测很重要,因为病人颅内压增高要脱水,开刀有时延及到生命中枢,术中出压呼吸与循环的变化,没有依据去处理这些问题。有时候处理措施与病人的病情相背,只能加重病情发展。我们做颅脑外科手术术中常规监测CVP。处理病人起来心里有数。
作者: tintin0211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