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专家访谈:徐志新博士答战友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7-14 21:19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徐志新 Roche公司 临床药理 Biomarker 点击次数:


徐志新博士在丁香园  丁香园通讯员摄

徐志新博士简介

    徐志新博士是Roche公司研究中心临床药理部主任。82年毕业于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1985-1986年,堪萨斯州Truman 药品中心,国际药品部胃肠科成员;1992-1994年,PA大学药物动力学制药研究部资深研究者,1994-1998年,Hoffman-La Roche 有限公司临床药理部临床研究科学家,临床药理部副主任,1998-2001年,任Pfizer公司研究中心临床药理部高级主管,现任Roche公司研究中心临床药理部主任和公司研发决策委员会成员。徐博士长期在跨国医药公司任职,在药理、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药物临床实验设计分析,新药专利和技术成果鉴定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成功记录,他主持过跨国公司重大项目的开发和临床试验。他对罗氏长效干扰素派罗欣的的研制与开发做过杰出的贡献. 他多次被国际会议邀请为讲演嘉宾曾经担任过中国科技部新药研究与开发海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计生委第三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和中药协前任主席和董事会主席,上海市科委首批海外咨询专家。   

    丁香园通讯员:徐博士,你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光临丁香园,并和园内的热心网友进行交流。

    徐博士:
    1、谢谢各位丁香园战友对本人的信任,提出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
    2、因为事务缠身,没有及时回答,请各位原谅;
    3、有些问题可能没有正面回答,希望各位战友能从字里行间自己体会;
    4、有些问题超出自己权限和能力的范围,无法回答,请战友理解。

    以下是和热心网友们的交流记录

    一、(丁香园yitongjianghu,lyl20041981等)职业规划

    1、能否谈谈国外制药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药学方面的人才?


    由于徐博士负责的是罗氏公司公司研究中心临床药理部主任和公司研发决策委员会成员,并不直接参与公司招聘事务,因此也不便对招聘人员的类型和要求展开评述,所以敬请各位网友谅解。

    但徐博士表示,如果有机会还是会建议公司的人事部门来丁香园给各位网友举行专门的招聘说明会,也请有志于投身公司研发的朋友密切注视公司的网页及各项招聘活动,从那里您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回答。

    2、进行临床药理学研究所应具备的素质?

    徐博士:

    ①如果想做Science的话,应该有很好的医学基础知识。

    结合本人的经历: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具备医学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药理和生物学知识、生理学Master、药效和药动学Ph.D、药效学和(人borden simulation)Post doctor。

    建议:基础越宽,未来的发展越有利。

    强调:做药和生物体密不可分,做临床试验,除了基本药代药动学和生物学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外,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医学训练,在此三大块知识的基础上如果能增加compute skill和modern simulation skills,未来就能呈现“指数性”发展。

    ②如果想做operation的话,在拿到science researcher写好的protocol之后,上临床追踪和收集数据,则需要了解临床工作的流程和具体工作经验,要求相对较低。

    二、专业问题

    1、(丁香园 tangzhi368)临床前药代药动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大药厂如何利用药代动力学结果开发和改进候选药物?能否举例说明?

    徐博士:

    ①新药开发离不开药代药动学,作为一个产品,药代药动学提供药物在体内的基本情况,公司根据这些基本情况并结合市场需求(如药品顺应性)确定剂量等因素;

    ②设计药物分子,非静脉给药时要考虑bioavailibility,药动学作为最基本的手段了解药品在早期的代谢情况,考察药品有没有做成商品的可能性,如太高、太低或者体内稍有改变便成倍变化的药物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③考察药物代谢情况,给药后生成了什么代谢产物及其多少,尤其哪些代谢酶参与,其意义在于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给临床用药配伍禁忌提供参考;

    当然,以上所谈都是些很基础的问题,药代药动学是新药开发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帮助确定药物基本属性以及有没有成药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药物设计的优化,举例:长效干扰素的研发。

    基于之前干扰素的认识和长效干扰素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确定需要哪些药物动力学的属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合成化合物和选择合适的候选化合物进行临床研究,因此开发特别顺利。今后这些案例会更多,如长效GSF。总得来说,现在这方面的研究clearly can be done,但是目前成功实例还不是很多。

    2、(丁香园 tangzhi368)临床试验I期,在健康人试验中,在观察药物的疗效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数据分析预测可能潜在的毒性,安全性评价?

    徐博士:

    ①首先要纠正一个概念,不是所有临床I期试验都在健康人中进行。由于临床药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性,现在对临床试验I期的设计更加复杂了,有些从健康人身上开始,有些从病人身上开始。另外,肿瘤药的临床试验也基本上上是从病人身上开始。

    ②I 期试验原则上是对药动学的研究,而在非肿瘤药上的研究上使用生物标记(Biomaker)进行药效学研究。更好地话是寻找到其中的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进而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和建立PK/PD关系,从而使预测更加度量化。

    总得来说,现在的I期的临床试验涉及的人群更加广泛,试验更加复杂, 要回答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像早期那样对药动药效,一般安全性和耐药性的疗效,更重要的是为判断成药与否提供依据。


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


    3、(丁香园PRESS)

    ①新药研究开发的效率似乎并没有随着基因组/蛋白组学等进展提高,反而在某些领域失败机率增大,周期变长,风险更大, 费用更高。技术的进步能否解决新药开发的瓶颈? 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吗?

    ②传统的临床试验方式是否需要新思维,新方法及新指标来加速进程,提高成功率?

    ③药品的长期安全评估与加快开发进度似乎总有矛盾,安全性,疗效及开发成本等考虑哪个更优先?

    徐博士:

    这个取决于新药筛选中的指导思想问题。在我看来,新药筛选中的指导思想问题还有很大的缺陷,新技术,新手段只是提高了试验的效率,但是候选化合物能否称为药物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判断,如果筛药的思想不变,失败率都是一样。因为即使新技术能一年合成出1000多万个化合物并进行筛选,但是不会有所有的化合物都能被developed,最终能否进入临床试验取决于你的判断,如果你的指导思想没有质的改变,最后选择进入临床试验的化合物还是要失败。尽管投资增加了,专业化和技术含量都提高了,早期的药物设计似乎也更科学了,但是从I期到III期的临床试验失败率还是没有降低,这就是因为我们目前的指导思想都是基于以往的知识和传统的概念。那么,根据那些信息那些结论来筛选leading compound,需要质的改变。

    至于药品的长期安全评估和开发进度的关系需要具体分析,比如临床试验和毒理学研究之间的安排。如果把临床试验放在前面做,那么毒理学研究就要等到一年多后进行,延缓了进度;而如果把毒理研究都放到临床试验前进行,不仅花费巨大,考虑到之后巨大的试验风险,有必要把所有试验都放到临床前研究完吗?其中关键要看你自己对于产品的信心如何?接下来才是统筹安排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团队来运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

    4、(丁香园songyunlong)大药厂如何确保临床实验数据不被修改?

    徐博士:

    首先,修改数据要被开除,这是个很大的风险;

    接着,临床试验中的药动学使用的是一个安全系统,出来的东西需要有一定权限的人才能修改,并且任何修改都有记录,任何人都能检查到修改记录;

    如果是毒理试验,一般是送到专业的实验室,拿回来后输入公司的数据库。输入后,数据库提醒人员是否完成,包括是否在正确位置输入数据以及各个数据的意义,一旦确认之后,数据库就锁定这些数据,之后只能查不能改。并且锁定之前,任何数据的输入都是在盲性情况下进行,锁定之后才解盲。所以即使修改,也不知道修改的结果如何,可能会越来越差。所以没有人有兴趣去改,并且是个违法的行为。

    5 、(丁香园jurgen)能否以2006年的英国TGN 1412 临床试验事件来谈谈免疫药物临床试验的风险和思路?

    徐博士:

    免疫激动剂,动物试验中没有毒性反应,因为其药物的特异性特别好,而恰恰动物身上没有特定的受体,所以最后研究人员检测的是non-mechnism related toxicity,没有损伤,至于mechnism-related toxicity的问题则根本没有检测到。而当注入人体之后,作为免疫激动剂,其目的是增强或者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但是它适合在病人的情况下起作用,而在正常人中可能适得其反。研发人员之所以选择了错误的群体,部分程度上还是因为在动物试验中没有发现毒性所以想加快研究进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

    此事发生之后,各个药品监管单位和药厂加大了免疫药物,尤其是免疫激动剂的研究监管。在这方面的药物研发需要更多的深入了解。

下一页 >
分页: [1]   [2 ]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