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专家访谈:徐志新博士答战友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三. (丁香园freelane)关于 Biomarker的应用问题?
徐博士:
1、Biomarker的优缺点
Biomarker的优点是帮助了解药物机制,并且往往在可控制的条件下重复性较好,所需时间较短而且需要的病人数也较少,个体差异小,但是存在的巨大问题是用一个指标来描述一个生物学,病理学的过程,或者接受某个药物后的药物反应过程。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的biomarker和反映疗效的临床试验终始没有相关性。但是不能否认Biomarker的作用,关键是看你如何利用好Biomarker。Surrogate endpoint很好用,但是现在还太少。
目前不管对于Biomarker还是surrogate endpoint,其应用争论都较多,我提出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它的基本观点是利用Biomarker,并且寻找Biomarker和临床终试结果的相关性。这里的information可能是biomarker,但绝大多数是从biomarker中提取的信息,可能是个曲线或者类型,但都是用来建立Biomarker和临床终试结果相关性,最后利用这个相关性来判定疗效。我们公司的长效干扰素之所以能这么快地顺利研发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其中的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
Biomarker,“old concept,new name”。Biomaker可以是临床观察中的任何指标,反应的是生物学、病理学过程以及接受药物治疗后的药效学过程,比如肝功,血压,呼吸等都是,而不仅仅限于人们习惯于说的具体测试物质,比如细胞因子,具体酶学变化。目前来说,biomarker的应用很广,在临床试验设计和病人群体选择上,尤其是肿瘤病人的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通过某一具体biomaker来判定药物临床试验终点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
此外,biomaker在诊断学上起到一定作用,因为它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病理学过程。
2、Biomarker vs. surrogacy endpoint
Surrogacy endpoint是对biomarker的一个进步,它和临床终试结果一致,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药政管理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共识,不能说某个surrogacy就代表了某几个临床终试结果。尽管这样,它并不防碍我们在新药研发中利用自己对它的认识选择信息和判断药物疗效,更快更成功地推动药物研发。但是遗憾的是surrogacy endpoint从80年代推出到现在,没有几个真正得到确认,远远不能满足新药研发的需求。总的说来,Biomarker很好拿到,但是不一定有用,而surrogacy endpoint很好用,但是又很难拿到。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想把两者的优缺点结合起来,从Biomarker和临床试验终试结果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利用这个来预测药物研发并做最后的决定。长效干扰素的研发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进展非常顺利。当然,这个只是内部的决策机制,没有要求大家都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
3、对于Biomarker的一些误解
Biomarker不仅仅限于那些发生变化的information,也包括那些不变化的information。可以这么说,变化的biomaker代表了疗效,没有变化的biomaker代表了安全性。工业生产要求“安全,有效”,因此,新药试验中,I期临床有50%~70%的候选物因为安全性问题被淘汰,II期临床中有20%~30%的因为有效性被淘汰,其中也包括部分因为为了满足安全性而导致给药剂量不足的药物。
所以,需要纠正药物研发中的问题,安全性的biomarker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附:关于biomarker和surrogacy endpoint的区别(下图)
四、网友个例回答:
1、(丁香园kinginsun)我现在的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一个是有机质谱分析,在您看来,这两个方向哪个比较有前途?
徐博士:
首先明确自己未来的定位,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奋斗目标(学了什么,想做什么),以及自身因素及定位,想做leader还是service?
然后根据制药行业的情况,收集更多的信息,自己make choice;
国外的情况是:
①分析化学 PK 药代药动学
分析化学人才:需求量大,单纯分析人员的定位来说,只是给公司做服务,意义不大;
药代药动人才:待遇和重要性相对更好,做的好可以给新药开发提供更多的指导性意见
②临床前研究 PK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更好
2、(丁香园毓璜顶)关于甲醛的体内代谢问题
抱歉,这个详细问题最好咨询体内药分和药化人士,我不是很清楚。
丁香园通讯员:谢谢徐博士接受采访,祝徐博士旅途愉快!工作顺利!
徐博士:谢谢!
编辑:bluelove
徐博士:
1、Biomarker的优缺点
Biomarker的优点是帮助了解药物机制,并且往往在可控制的条件下重复性较好,所需时间较短而且需要的病人数也较少,个体差异小,但是存在的巨大问题是用一个指标来描述一个生物学,病理学的过程,或者接受某个药物后的药物反应过程。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的biomarker和反映疗效的临床试验终始没有相关性。但是不能否认Biomarker的作用,关键是看你如何利用好Biomarker。Surrogate endpoint很好用,但是现在还太少。
目前不管对于Biomarker还是surrogate endpoint,其应用争论都较多,我提出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它的基本观点是利用Biomarker,并且寻找Biomarker和临床终试结果的相关性。这里的information可能是biomarker,但绝大多数是从biomarker中提取的信息,可能是个曲线或者类型,但都是用来建立Biomarker和临床终试结果相关性,最后利用这个相关性来判定疗效。我们公司的长效干扰素之所以能这么快地顺利研发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其中的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
Biomarker,“old concept,new name”。Biomaker可以是临床观察中的任何指标,反应的是生物学、病理学过程以及接受药物治疗后的药效学过程,比如肝功,血压,呼吸等都是,而不仅仅限于人们习惯于说的具体测试物质,比如细胞因子,具体酶学变化。目前来说,biomarker的应用很广,在临床试验设计和病人群体选择上,尤其是肿瘤病人的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通过某一具体biomaker来判定药物临床试验终点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
此外,biomaker在诊断学上起到一定作用,因为它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病理学过程。
2、Biomarker vs. surrogacy endpoint
Surrogacy endpoint是对biomarker的一个进步,它和临床终试结果一致,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药政管理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共识,不能说某个surrogacy就代表了某几个临床终试结果。尽管这样,它并不防碍我们在新药研发中利用自己对它的认识选择信息和判断药物疗效,更快更成功地推动药物研发。但是遗憾的是surrogacy endpoint从80年代推出到现在,没有几个真正得到确认,远远不能满足新药研发的需求。总的说来,Biomarker很好拿到,但是不一定有用,而surrogacy endpoint很好用,但是又很难拿到。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High Degree Surrogacy Information”,想把两者的优缺点结合起来,从Biomarker和临床试验终试结果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利用这个来预测药物研发并做最后的决定。长效干扰素的研发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进展非常顺利。当然,这个只是内部的决策机制,没有要求大家都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
3、对于Biomarker的一些误解
Biomarker不仅仅限于那些发生变化的information,也包括那些不变化的information。可以这么说,变化的biomaker代表了疗效,没有变化的biomaker代表了安全性。工业生产要求“安全,有效”,因此,新药试验中,I期临床有50%~70%的候选物因为安全性问题被淘汰,II期临床中有20%~30%的因为有效性被淘汰,其中也包括部分因为为了满足安全性而导致给药剂量不足的药物。
所以,需要纠正药物研发中的问题,安全性的biomarker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附:关于biomarker和surrogacy endpoint的区别(下图)
四、网友个例回答:
1、(丁香园kinginsun)我现在的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一个是有机质谱分析,在您看来,这两个方向哪个比较有前途?
徐博士:
首先明确自己未来的定位,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奋斗目标(学了什么,想做什么),以及自身因素及定位,想做leader还是service?
然后根据制药行业的情况,收集更多的信息,自己make choice;
国外的情况是:
①分析化学 PK 药代药动学
分析化学人才:需求量大,单纯分析人员的定位来说,只是给公司做服务,意义不大;
药代药动人才:待遇和重要性相对更好,做的好可以给新药开发提供更多的指导性意见
②临床前研究 PK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更好
2、(丁香园毓璜顶)关于甲醛的体内代谢问题
抱歉,这个详细问题最好咨询体内药分和药化人士,我不是很清楚。
丁香园通讯员:谢谢徐博士接受采访,祝徐博士旅途愉快!工作顺利!
徐博士:谢谢!
编辑:bluelove
分页:
[1 ]
[2]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