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怎样炼成的》部分内容选读(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第八节 火眼金睛—辨别非法中文期刊
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评价各个行业专业人员包括研究生在工作中的业绩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绝大部分学校在授予研究生学位的时候都与该指标挂钩。做完一项实验研究或临床调查之后,研究生都希望以论著、个例报道或综述的形式将其发表在好的专业学术期刊上。但是最近,在互联网上大家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号称中华某某学会主办的中华某某杂志的约稿信息,甚至有很多人收到不明来源的约稿邮件。这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论文发表的市场很大而且有机可乘,利用大家急于发表论文的心态,以谋取高额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违法出版行为,这样的期刊不符合我国法律有关期刊准入的条件,没有合法刊号,属于非法期刊。除此之外,国内也能看到许多正规的学术期刊改季刊为月刊甚至周刊,并且每期刊载的文章数量大增,但是发表的版面费则分毫不少甚至增加。本节笔者暂且将那些脱离学术意义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期刊定义为不良期刊。如何识别这些非法期刊以及不良期刊呢?
一、鉴别非法期刊
非法期刊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大陆境外如香港地区或泰国等国家注册然后在我国大陆出版、编造刊号或盗用合法报刊刊号非法出版的报纸、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连续公布的数百种被取缔的非法报刊名单来看,包括两类:由境外组织在境外注册却在我国大陆非法出版的杂志和伪造或盗用合法刊号进行非法出版的杂志。
每个杂志都有各自的刊号,如果是在我国大陆出版发行的杂志,那么最起码的条件是具有合法的国内刊号。“国内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与此对应的是国际刊号即“ISSN号”,也就是说该杂志在国际上发行的一个“身份证”。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由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设在各个国家、地区的机构负责分配。我国的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比如说《中华医学杂志》,国内刊号是CN 11-2137/R,国际刊号是ISSN 0376-2491。这里注意一点是国际刊号申请非常容易,只要交上几百元钱就能获得。正是这种“出版自由”的存在,被许多人钻空子用来制造非法期刊进行行骗。在我国大陆境外如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申请注册一个组织,一份出版物并不是什么难事。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一个号对应一种连续出版物。大家可以依据“CN号”的结构、格式,对“CN号”的真伪作一些初步判断。“CN号”由字母“CN”和之后的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期刊的序号从1000至5999。分类号与刊号用“/”隔开,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
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码分类如下(除此之外,我国目前没有其他代码):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划分如下(除此之外,我国目前没有其他分类字母):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如《中华医学杂志》的国内刊号为CN 11-2137/R,11是北京市的地区代号,2137是北京市期刊的顺序号,R是代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华眼底病杂志》杂志的国内刊号为CN 51-1434/R;国际刊号为ISSN 1005-1015,国内刊号中,51是四川省的地区代号,1434是四川省期刊的顺序号,分类号R表示该刊为医药卫生类刊物。目前,根据我国期刊出版物的实际数量,除北京期刊数量较多外,其他地区的期刊顺序号均在1000-1999之间。
非法期刊通常在刊号上大做文章,欺骗作者和读者。主要表现形式有:①没有任何刊号信息的期刊;②有ISSN刊号,但无CN刊号的中文期刊;③有ISSN及CN刊号,但是国内刊号的地区代码是上述代码中不存在的;④有ISSN及CN刊号,但是国内刊号的序号大于6000;⑤有ISSN及CN刊号,但是CN后有HK、TH、UK等标注的杂志;⑥期刊分类号与期刊所属的主要学科范畴不一致的杂志,比如杂志名称为某某医学相关期刊,但是期刊号的分类号却不是R(医药卫生类);⑦有ISSN及CN刊号并且符合上述各个原则,但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刊号发现与其它期刊的刊号重复的,或者与已经停刊或更名的正规期刊刊号重复的;⑧大头衔的期刊,比如世界核心某某期刊,中华首席某某期刊,中华现代某某期刊等等,或者用什么世界医药团体首脑协会,国际传统某某研究会等等名义主办的非法期刊。
除此之外,非法期刊还有以下伎俩欺骗作者和读者:①盗用国内一些知名出版社和知名期刊的刊名和出版单位名称,比如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关键词“中华医学杂志”可以看到多个假冒中华医学杂志的网页;或盗用正规期刊的名义以“增刊”、“合订本”等形式出现;②署名境外或其它国家的出版公司出版,或与某单位联合主办,在伪造或盗用CN刊号的同时,将期刊名称冠以“中华”或“中国”字样来欺骗;③自创中华某某研究会或者编辑部等进行招摇撞骗;④部分非法期刊不择手段,将已经发表在正规期刊上的论文搬到自己的伪造刊物里以欺骗大家;⑤很多非法期刊为了“版面费”,在互联网上或其它学术期刊上搜索邮件地址,然后上门约稿或者直接通知文章被他们接收、待发表。
在认识了非法期刊的伪造手段之后,对于一些陌生期刊,我们就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鉴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①对照上述的国内刊号的地区代码和序号是否严格符合;②对照上述的期刊分类号是否与期刊的内容符合;③收稿地址不明确,只写着某某信箱的期刊要引起注意;④在收到约稿邮件时多一份心眼对该期刊进行查询;⑤在投稿后很快就收到接收通知并要求交纳高额版面费时要注意判别是否为非法期刊;⑥对于一些看似符合上述规则但比较怀疑的期刊,可以根据其标明的地区代码向该省(市)的新闻出版局咨询(大多数省份可以网上在线查询)或者通过国内一些中文期刊数据库查询,例如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
二、不良期刊
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内一些正规的期刊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违背办刊初衷,沦为金钱奴隶型杂志。这类期刊姑且定义为不良期刊,也是大家在投稿选择中的非首选期刊。笔者经验有限,但提醒大家注意有以下类似情况的期刊,投稿时尽量不要选择它们:①出版周期过短,如周刊,而且每期刊载大量所谓的“论文”,质量低下的;②主动地无选择性地“上门”约稿,而且没有经过严格同行审稿,在数天内就通知接收发表的;③刊名反复变动,覆盖专业范围越来越广,期刊越来越厚,而文章内容质量低劣的;④自引率高,在稿约中规定必须引用一定数量自刊文章的;⑤主办单位以及编委会成员没有任何学术地位甚至不是专业领域内的;⑥某些正规期刊社未经批准擅自编印所谓“论文集”,以“宣传推广本刊为名”,故意将本刊社名和刊号混排其中,给读者造成错觉的。⑦版面费随意性大,多出版面费就能加快出版周期的杂志。
第二节 我的求职之路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佚名
一、面试感触
研究生毕业这年,为了联系工作,跑了不少单位,遇到不少的人和事,参加了一些面试,很有感触,将它们记录成文。
(一)专业
目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各科室几乎趋于饱和,每年一个科室培养毕业几名研究生,最多能留一或两个,所以我根本也没有想过留校,也没有往这方面努力,何必跟人争的头破血流,顺其自然。不过我也参加了附属医院的面试。奇怪的是,面试根本不问专业,很多同学都是英语做的自我介绍。我也没有准备,进去以后,坐了一屋子的院领导、科室主任,居然没有一个人理我,只管自己在那里说话。我一下坐了下去,说了一声:各位老师好,希望大家注意我进来了,一个新人进来了。还是没有人注意我,于是我大声说:我叫阳光,专业是心脏内科,导师是×××。总算有人拿起我的简历,开始问我话了,不过也没有问我专业,就问了我写的兴趣爱好的一些东西,居然大家都笑起来了,我也不知道笑什么,自己也在那里干笑。最后院长点了一下头,说:“好了,可以了。”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出来的时候,院办的一位老师说:你这同学把这些人都逗笑了,有意思。
在另一家三甲医院的面试中招聘者提问了我一个专业问题。医院领导带我参观病房的时候,正好有人拿了一份心电图过来,人事科长马上说:“小伙子,过来看看。”我拿过心电图,瞅了一眼,2秒钟给了两个诊断,最后人事科长看了心电图上原有的诊断,一模一样。
又一家三甲医院,我找的是院长。因为院长也是心内科的,问了三个问题,答对两个,猜了一个也不知道正确与否。特别专业的问题我答了很多 ,而且是自己前不久才看的相关文献,所以给人的总体印象还是不错。
以上的经验给我一些启发:凡是参加面试的领导和你是相同专业的才会提问专业问题。参加面试前尽可能对自己专业的内容进行要温习。但是由于目前的专业划分很细(象心脏内科,几乎一个疾病就有两三本专业杂志),我们做研究生还是限制在求学期间所学专业上,谁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学科中所有的新进展,因此在面试中遇到跨专业的问题时能答多少答多少,不会的千万不要乱编,免得给人的印象是不踏实。可以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个问题不是我研究的专业,了解的比较少。”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底,可以尝试主动要求问自己研究专业的问题。这时候只要自己了解,对方不打断你,能说多少说多少,从而弥补之前的不足。
其实,我觉得真正选人的单位,并不看你的简历,而是在面试中重点问你一些问题时你的应对。所以在参加大医院面试前,要适当准备一下专业。
(二)礼貌与形象
进门打招呼,离开也要打招呼。礼貌是一项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修养,体现个人素质。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还忙于实验、论文以及临床实习,经常熬夜,不修边幅,但是面试前还是应该找一点时间好好打扮自己,例如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等。衣着要端庄得体,切记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仪表往往是给人的第一印象,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如何面对拖拉的单位
作为求职者,大都希望面试单位尽早通知,即便是被淘汰也能尽快做其他准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联系其他医院上。但是往往有一种单位特别让人心烦,不告诉你结果,叫你等。其实面试后决定要哪些人基本已经定了,但偏偏不及早通知,让人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单位,可以找其他同学悄悄打听一下,或者直接打个电话去问问结果。如果你主动出击,一般还是会告诉你结果的。
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医院,摆出大架子,要招学术带头人。一个朋友参加了一个省会城市儿童医院面试。面试的院长用英语和他交流。朋友过了六级,但还是有点吃力。其实想一下,中国的医院有多少医生在用英语和患者家属交流。是什么医院还是应该在选人上采用什么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招到自己需要的人。所以这类面试如果被淘汰并不能说明你不优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转换一下心情准备下次的面试,免得把悲观的情绪带给下次可能要成功的机会上。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外地的一些医院并不组织面试,需要自己先打电话去问一下,看是否他们需要你。如果口气松动、有活动的可能,就需要反复联系。可能性不大就算了,把重点放在其他单位上。
(四)保密
一般来说,对于工作还没有具体落实的同学,我们也不要过于去探询别人工作落实的情况,况且别人不确定的事情也不好给予你明确的答案。不要因此认为别人不告诉你就是不真诚、隐瞒了很多,顾及他人的隐私也是为人的礼节之一。
我查看了很多同学的简历,都是“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和校优秀干部”等。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笑笑说:“我的简历也并没有强调说是研究生获得的,小学中学高中获得的也算。”想把简历写的更好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虽说是人之常情,但我的简历都是真实的,不弄虚作假。
(五)注意察言观色
我不大习惯这一套,不过有时注意观察一些人的态度,心里也有一个底:如果单位领导特别是科室主任与你谈了很多话,多半有戏;如果科主任没有说什么话,那么可能性就不是很大,或者需要你自己在后面活动活动。特别注意投递简历的时候,如果对方在你的简历偷偷折叠了一个三角或是打勾做记号什么的,往往提示你已进入初筛,更要加紧联系。有时你发现某位领导观察看了你几眼,也是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不重视你的人,看也不会看你。
另外找工作还是实际一些比较好,不在乎医院规模大小,何必在这方面与人攀比,自己工作的单位即使再差劲,我也说他好,毕竟它给我工资。
一家医院人事科很直接地告诉我:研究生多了,我们都是当本科生用。读了三年研究生我们还是本科生,早知道如此何必花些钱来读书呢?不过换个思维方式:经过研究生训练的毕竟在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超过了本科生。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在求学过程中是这样,在求职过程中也同样是这样。
编辑:ache
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评价各个行业专业人员包括研究生在工作中的业绩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绝大部分学校在授予研究生学位的时候都与该指标挂钩。做完一项实验研究或临床调查之后,研究生都希望以论著、个例报道或综述的形式将其发表在好的专业学术期刊上。但是最近,在互联网上大家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号称中华某某学会主办的中华某某杂志的约稿信息,甚至有很多人收到不明来源的约稿邮件。这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论文发表的市场很大而且有机可乘,利用大家急于发表论文的心态,以谋取高额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违法出版行为,这样的期刊不符合我国法律有关期刊准入的条件,没有合法刊号,属于非法期刊。除此之外,国内也能看到许多正规的学术期刊改季刊为月刊甚至周刊,并且每期刊载的文章数量大增,但是发表的版面费则分毫不少甚至增加。本节笔者暂且将那些脱离学术意义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期刊定义为不良期刊。如何识别这些非法期刊以及不良期刊呢?
一、鉴别非法期刊
非法期刊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大陆境外如香港地区或泰国等国家注册然后在我国大陆出版、编造刊号或盗用合法报刊刊号非法出版的报纸、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连续公布的数百种被取缔的非法报刊名单来看,包括两类:由境外组织在境外注册却在我国大陆非法出版的杂志和伪造或盗用合法刊号进行非法出版的杂志。
每个杂志都有各自的刊号,如果是在我国大陆出版发行的杂志,那么最起码的条件是具有合法的国内刊号。“国内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与此对应的是国际刊号即“ISSN号”,也就是说该杂志在国际上发行的一个“身份证”。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由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设在各个国家、地区的机构负责分配。我国的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比如说《中华医学杂志》,国内刊号是CN 11-2137/R,国际刊号是ISSN 0376-2491。这里注意一点是国际刊号申请非常容易,只要交上几百元钱就能获得。正是这种“出版自由”的存在,被许多人钻空子用来制造非法期刊进行行骗。在我国大陆境外如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申请注册一个组织,一份出版物并不是什么难事。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一个号对应一种连续出版物。大家可以依据“CN号”的结构、格式,对“CN号”的真伪作一些初步判断。“CN号”由字母“CN”和之后的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期刊的序号从1000至5999。分类号与刊号用“/”隔开,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
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码分类如下(除此之外,我国目前没有其他代码):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划分如下(除此之外,我国目前没有其他分类字母):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如《中华医学杂志》的国内刊号为CN 11-2137/R,11是北京市的地区代号,2137是北京市期刊的顺序号,R是代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华眼底病杂志》杂志的国内刊号为CN 51-1434/R;国际刊号为ISSN 1005-1015,国内刊号中,51是四川省的地区代号,1434是四川省期刊的顺序号,分类号R表示该刊为医药卫生类刊物。目前,根据我国期刊出版物的实际数量,除北京期刊数量较多外,其他地区的期刊顺序号均在1000-1999之间。
非法期刊通常在刊号上大做文章,欺骗作者和读者。主要表现形式有:①没有任何刊号信息的期刊;②有ISSN刊号,但无CN刊号的中文期刊;③有ISSN及CN刊号,但是国内刊号的地区代码是上述代码中不存在的;④有ISSN及CN刊号,但是国内刊号的序号大于6000;⑤有ISSN及CN刊号,但是CN后有HK、TH、UK等标注的杂志;⑥期刊分类号与期刊所属的主要学科范畴不一致的杂志,比如杂志名称为某某医学相关期刊,但是期刊号的分类号却不是R(医药卫生类);⑦有ISSN及CN刊号并且符合上述各个原则,但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刊号发现与其它期刊的刊号重复的,或者与已经停刊或更名的正规期刊刊号重复的;⑧大头衔的期刊,比如世界核心某某期刊,中华首席某某期刊,中华现代某某期刊等等,或者用什么世界医药团体首脑协会,国际传统某某研究会等等名义主办的非法期刊。
除此之外,非法期刊还有以下伎俩欺骗作者和读者:①盗用国内一些知名出版社和知名期刊的刊名和出版单位名称,比如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关键词“中华医学杂志”可以看到多个假冒中华医学杂志的网页;或盗用正规期刊的名义以“增刊”、“合订本”等形式出现;②署名境外或其它国家的出版公司出版,或与某单位联合主办,在伪造或盗用CN刊号的同时,将期刊名称冠以“中华”或“中国”字样来欺骗;③自创中华某某研究会或者编辑部等进行招摇撞骗;④部分非法期刊不择手段,将已经发表在正规期刊上的论文搬到自己的伪造刊物里以欺骗大家;⑤很多非法期刊为了“版面费”,在互联网上或其它学术期刊上搜索邮件地址,然后上门约稿或者直接通知文章被他们接收、待发表。
在认识了非法期刊的伪造手段之后,对于一些陌生期刊,我们就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鉴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①对照上述的国内刊号的地区代码和序号是否严格符合;②对照上述的期刊分类号是否与期刊的内容符合;③收稿地址不明确,只写着某某信箱的期刊要引起注意;④在收到约稿邮件时多一份心眼对该期刊进行查询;⑤在投稿后很快就收到接收通知并要求交纳高额版面费时要注意判别是否为非法期刊;⑥对于一些看似符合上述规则但比较怀疑的期刊,可以根据其标明的地区代码向该省(市)的新闻出版局咨询(大多数省份可以网上在线查询)或者通过国内一些中文期刊数据库查询,例如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
二、不良期刊
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内一些正规的期刊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违背办刊初衷,沦为金钱奴隶型杂志。这类期刊姑且定义为不良期刊,也是大家在投稿选择中的非首选期刊。笔者经验有限,但提醒大家注意有以下类似情况的期刊,投稿时尽量不要选择它们:①出版周期过短,如周刊,而且每期刊载大量所谓的“论文”,质量低下的;②主动地无选择性地“上门”约稿,而且没有经过严格同行审稿,在数天内就通知接收发表的;③刊名反复变动,覆盖专业范围越来越广,期刊越来越厚,而文章内容质量低劣的;④自引率高,在稿约中规定必须引用一定数量自刊文章的;⑤主办单位以及编委会成员没有任何学术地位甚至不是专业领域内的;⑥某些正规期刊社未经批准擅自编印所谓“论文集”,以“宣传推广本刊为名”,故意将本刊社名和刊号混排其中,给读者造成错觉的。⑦版面费随意性大,多出版面费就能加快出版周期的杂志。
第二节 我的求职之路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佚名
一、面试感触
研究生毕业这年,为了联系工作,跑了不少单位,遇到不少的人和事,参加了一些面试,很有感触,将它们记录成文。
(一)专业
目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各科室几乎趋于饱和,每年一个科室培养毕业几名研究生,最多能留一或两个,所以我根本也没有想过留校,也没有往这方面努力,何必跟人争的头破血流,顺其自然。不过我也参加了附属医院的面试。奇怪的是,面试根本不问专业,很多同学都是英语做的自我介绍。我也没有准备,进去以后,坐了一屋子的院领导、科室主任,居然没有一个人理我,只管自己在那里说话。我一下坐了下去,说了一声:各位老师好,希望大家注意我进来了,一个新人进来了。还是没有人注意我,于是我大声说:我叫阳光,专业是心脏内科,导师是×××。总算有人拿起我的简历,开始问我话了,不过也没有问我专业,就问了我写的兴趣爱好的一些东西,居然大家都笑起来了,我也不知道笑什么,自己也在那里干笑。最后院长点了一下头,说:“好了,可以了。”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出来的时候,院办的一位老师说:你这同学把这些人都逗笑了,有意思。
在另一家三甲医院的面试中招聘者提问了我一个专业问题。医院领导带我参观病房的时候,正好有人拿了一份心电图过来,人事科长马上说:“小伙子,过来看看。”我拿过心电图,瞅了一眼,2秒钟给了两个诊断,最后人事科长看了心电图上原有的诊断,一模一样。
又一家三甲医院,我找的是院长。因为院长也是心内科的,问了三个问题,答对两个,猜了一个也不知道正确与否。特别专业的问题我答了很多 ,而且是自己前不久才看的相关文献,所以给人的总体印象还是不错。
以上的经验给我一些启发:凡是参加面试的领导和你是相同专业的才会提问专业问题。参加面试前尽可能对自己专业的内容进行要温习。但是由于目前的专业划分很细(象心脏内科,几乎一个疾病就有两三本专业杂志),我们做研究生还是限制在求学期间所学专业上,谁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学科中所有的新进展,因此在面试中遇到跨专业的问题时能答多少答多少,不会的千万不要乱编,免得给人的印象是不踏实。可以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个问题不是我研究的专业,了解的比较少。”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底,可以尝试主动要求问自己研究专业的问题。这时候只要自己了解,对方不打断你,能说多少说多少,从而弥补之前的不足。
其实,我觉得真正选人的单位,并不看你的简历,而是在面试中重点问你一些问题时你的应对。所以在参加大医院面试前,要适当准备一下专业。
(二)礼貌与形象
进门打招呼,离开也要打招呼。礼貌是一项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修养,体现个人素质。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还忙于实验、论文以及临床实习,经常熬夜,不修边幅,但是面试前还是应该找一点时间好好打扮自己,例如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等。衣着要端庄得体,切记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仪表往往是给人的第一印象,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如何面对拖拉的单位
作为求职者,大都希望面试单位尽早通知,即便是被淘汰也能尽快做其他准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联系其他医院上。但是往往有一种单位特别让人心烦,不告诉你结果,叫你等。其实面试后决定要哪些人基本已经定了,但偏偏不及早通知,让人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单位,可以找其他同学悄悄打听一下,或者直接打个电话去问问结果。如果你主动出击,一般还是会告诉你结果的。
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医院,摆出大架子,要招学术带头人。一个朋友参加了一个省会城市儿童医院面试。面试的院长用英语和他交流。朋友过了六级,但还是有点吃力。其实想一下,中国的医院有多少医生在用英语和患者家属交流。是什么医院还是应该在选人上采用什么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招到自己需要的人。所以这类面试如果被淘汰并不能说明你不优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转换一下心情准备下次的面试,免得把悲观的情绪带给下次可能要成功的机会上。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外地的一些医院并不组织面试,需要自己先打电话去问一下,看是否他们需要你。如果口气松动、有活动的可能,就需要反复联系。可能性不大就算了,把重点放在其他单位上。
(四)保密
一般来说,对于工作还没有具体落实的同学,我们也不要过于去探询别人工作落实的情况,况且别人不确定的事情也不好给予你明确的答案。不要因此认为别人不告诉你就是不真诚、隐瞒了很多,顾及他人的隐私也是为人的礼节之一。
我查看了很多同学的简历,都是“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和校优秀干部”等。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笑笑说:“我的简历也并没有强调说是研究生获得的,小学中学高中获得的也算。”想把简历写的更好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虽说是人之常情,但我的简历都是真实的,不弄虚作假。
(五)注意察言观色
我不大习惯这一套,不过有时注意观察一些人的态度,心里也有一个底:如果单位领导特别是科室主任与你谈了很多话,多半有戏;如果科主任没有说什么话,那么可能性就不是很大,或者需要你自己在后面活动活动。特别注意投递简历的时候,如果对方在你的简历偷偷折叠了一个三角或是打勾做记号什么的,往往提示你已进入初筛,更要加紧联系。有时你发现某位领导观察看了你几眼,也是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不重视你的人,看也不会看你。
另外找工作还是实际一些比较好,不在乎医院规模大小,何必在这方面与人攀比,自己工作的单位即使再差劲,我也说他好,毕竟它给我工资。
一家医院人事科很直接地告诉我:研究生多了,我们都是当本科生用。读了三年研究生我们还是本科生,早知道如此何必花些钱来读书呢?不过换个思维方式:经过研究生训练的毕竟在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超过了本科生。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在求学过程中是这样,在求职过程中也同样是这样。
编辑:ache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