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研究背景
	
	1993年,miRNA领域的开拓者Ambros教授在线虫中发现了第一个microRNA,lin-4 (Lee, R., Feinbaum, R., and Ambros, V. (1993). The heterochronic gene lin-4 of C. elegansencodes small RNAs with antisense complementarity to lin-14. Cell, 75, 843-854)。2001年Ambros实验室与Bartel和Tuschl实验室在《Science》杂志上同时发表了miRNA论文,发现了一系列miRNA (Lee, R. C. and Ambros, V. (2001) An extensive class of small RNA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cience 294, 862-86),从此miRNA研究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微小RNA(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大约由17-25个核苷酸组成,在功能上保守。miRNA通常靶向多个mRNA,通过抑制翻译或降解靶标mRNA而调节基因的表达。成熟的miRNA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pri-miRNA)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翻译。在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类型中发现miRNA表达,miRNA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组织器官形成等多个生理过程, miRNA呈现异常表达,常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当前,基于miRNA的诊断、治疗研究正在进行中,有一个基于miR-122的药物进入I期临床。2012年8月1日,Sanger microRNA序列数据库(miRBase)升级至19.0版。
	
图1 miRNA相关研究每年文章发表统计表
	
	1、miRNA的定义
	
	    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大约由17~25个核苷酸组成;
	
	    由特定发卡结构的前体加工而成;
	
	    与相关蛋白形成沉默诱导复合物RISC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
	
	    通常靶向多个mRNA,通过抑制翻译或降解靶标mRNA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2、miRNA特征
	
	    高度保守性;
	
	    哺乳动物的miRNA靶位点大多位于mRNA的3'UTR;
	
	    其前体通常由RNA聚合酶II (Pol II)转录生成;
	
	    miRNA的种子区域(seed region,一般为成熟miRNA的2到8位碱基)与mRNA的3'UTR严格配对;
	
	    miRNA前体具有一定的二级结构;
	
	    miRNA在组织分化发育过程中,都具有明显的时空表达特异性;
	
	    在肿瘤与其他疾病中有特征性的表达方式,可作为诊断标记物。
	
	3、miRNA命名原则
	
	    确定命名规则之前发现的miRNA,则保留原来名字,如let-7。
	
	    miRNA成熟体简写成miR,再根据其物种名称,及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加上阿拉伯数字,如hsa-miR-122;
	
	    高度同源的miRNA在数字后加上英文小写字母(a,b,c,…),如hsa-miR-34a,hsa-miR-34b,hsa-miR-34c等;
	
	    由不同染色体上的DNA序列转录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同成熟体序列的miRNA,则在后面加上阿拉伯数字以示区分,如hsa-miR-199a-1和hsa-miR-199a-2;
	
	    通常一个miRNA前体长度大约为70~80nt,很可能两个臂分别产生miRNA。如hsa-miR-26b-5p和hsa-miR-26b-3p,分别表明从hsa-mir-26b前体的5'端臂和3'端臂加工而来的。
	
	4、miRNA作用机制
	
	a)    miRNA基因在Pol Ⅱ酶作用下转录成长度约为300~1000碱基的初级转录产物pri-miRNA;pri-miRNA在核内由RNase Ⅲ Drosha酶处理后成为大约70碱基的带有茎环结构的miRNA  precursor  (pre-miRNA);
	
	b)    pre-miRNA在转运蛋白Exportin-5 的作用下由核内转到胞质中;
	
	c)    RNaseⅢ Dicer 进一步切割pre-miRNA产生成熟的长度约为17~25nt的miRNA;
	
	成熟的miRNA与其他蛋白质一起组成 RISC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复合体,从而引起靶 mRNA 的降解或者翻译抑制。
	
图2 miRNA的生成与作用通路
miRNA与siRNA的区别
| miRNA | siRNA | |
| 存在形式 | miRNA基因存在与多种物种的基因组中; | 无特定的siRNA基因; | 
| 成熟的miRNA为单链 | siRNA为双链,在3端有两个碱基悬垂 | |
| 成熟过程 | 在核内转录,在胞质加工成熟; | 外源导入或者在shRNA在核内转录,并在胞质加工成熟; | 
| 核内加工过程有Drosha类蛋白的参与 | 无Drosha类蛋白参与加工 | |
| 存在初级前体pri-miRNA及前体pre-miRNA | 无前体形式存在 | |
| 功能 | 形成miRISC沉默复合体; | 形成siRISC沉默复合体; | 
| 与靶mRNA不完全互补; | 与靶mRNA完全互补,单碱基的突变会影响干扰效果; | |
| 抑制mRNA翻译或者促进mRNA降解,该过程可能有P-body这样的特殊结构参与; | 降解靶mRNA,尚未发现其他特定结构体的参与; | |
| 微调蛋白的表达; | 近完全抑制蛋白的表达; | |
| 预测30%的基因受miRNA调节,单miRNA调控多个靶基因,多个miRNA调控单个靶基因 | 每一个mRNA均可设计出siRNA,除非靶位点在同源基因的保守区,否则特异性强。 | 
编辑: gaowei2010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