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泉教授:规范是微创手术的前提
编者按:2012年6月25日,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院(GCTI)全国胸腔镜培训基地挂牌仪式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隆重举行。此后直至6月29日,由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为期5天的GCTI全国胸腔镜手术第二期培训班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强生医疗学术中心(上海)正式举行。来自重庆、天津、广东、沈阳、山东、河南等地的26名胸心外科医师参与了本次培训班。
在本次培训班闭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罗清泉教授接受了丁香园采访。
罗清泉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
丁香园:GCTAB是一个民间组织,它更多的职能是推广技术和培训学员。您认为在GCTAB领导下,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院(GCTI)这种培训方式对胸外科的医生有哪些实质性的帮助?
罗清泉教授:GCTI主要集中于技术的推广,旨在通过基础理论-手术演示-模拟训练及动物实验-手术再演示-理论升华的系统培训体系,使胸外科医师胸腔镜手术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提高,无论对于刚入门的新手还是对于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胸外科医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丁香园:参加培训的医生反馈怎样?是否有学员接受培训后回到当地医院开展这些技术?
罗清泉教授:对,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关系,对微创有了认识,就会想开展。除了学员的培训外,每年还有很多微创的会议,上海、广州、成都都有,是对学员的反复教育和培训,对微创的推动是功不可没的。
丁香园:我觉得这也会形成一种几何效应,接受过培训的人可以再去培训其它人。
罗清泉教授:对,就是一种意识的传播,是一种idea的传播,经过培训、形成共鸣以后,才能开展一种新的技术。像丁香园等媒体的报道,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医生从媒体上了解到微创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就会主动开展微创手术。
丁香园:您觉得GCTI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罗清泉教授:不断推动规范化。比如规范肺癌治疗指南等培训教材,让专业人士在学术上达成一种共识。可以由各个专家撰写不同的章节,完成这样一个编撰的工作。
丁香园:GCTAB其实是一个民间组织,您觉得它与中华医学会间是什么关系?
罗清泉教授:中华医学会是介于民间与官方之间的一个组织,具有一些政府职能,注重管理及规范,而GCTAB主要是技术的推广。也就是说中华医学会主要是推广某种概念,而真正具体的推广还是需要像GCTAB这样的平台。
丁香园:您觉得微创与根治性的肺癌手术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罗清泉教授:创伤肯定是小的,患者疼痛少,术后恢复较快,伤口比以往小,美观。更多的是质量控制问题、根治的彻底性问题。我们自己做的手术随访,五年生存率,比open手术要略高一点点,起码说没有什么差异。当然确保没差异的前提是手术要规范,这是关键。
丁香园:GCTI聚集了很多专家来推广这个技术,让更多的患者能够获益。那么,从您的观点来看,要做好这个平台,您建议我们应该往哪些方向去努力?
罗清泉教授:GCTI应该主攻技术推广,规范化培训学员,更多的是起到指导作用。学员还需要自己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
关于GCTAB和GCTI:
大中华胸腔镜发展及推动委员会(GCTAB,Greater China Thoracoscopic Advisory Board)于2011年4月22日正式成立。
作为开创性的学术交流平台,GCTAB凝聚全国顶尖VATS专家,齐聚力量共同建立和完善胸外科微创手术规范;探索胸腔镜手术的培训模式,并借助强生内镜外科专业教育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胸腔镜手术培训;致力于推动中国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手术病患提供更安全和更小创伤的解决方案。
2012年5月25日,GCTAB团结更广泛的胸外科专家,创建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院(GCTI,Greater China Thoracoscopic Institute)。
编辑: xiaoyan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