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条
2016.05.25 郭立新教授:糖尿病合并 OSAHS 筛查及治疗技术进展
暂停的患者。高危患者的筛查临床实践中,人们可通过人体测量学指标、问卷、临床预测模型、便携式筛查设备、生物标志物来确定 OSAHS 的高危人群。肥胖、年龄增长、男性
2013.09.27 郭军教授:黑色素瘤的免疫靶向治疗未来大有可为
、手术及生物治疗。而目前最活跃的是分子靶向治疗,在过去的十年是分子靶向治疗的时代,再往前十年是化疗的时代,而现在往后的十年可能是免疫靶向治疗的时代。免疫靶向治疗
2012.10.05 梁军教授:多学科治疗推动肝癌临床治疗进步
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青岛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鲁
2008.04.15 丁香园战友现场采访大会主席王志刚教授
工程学会副会长、中国声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学会副主任、重庆市医学会超声学会主任、重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副总编、《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2018.01.22 Frontiers in Phychiatry 主题征稿:心境障碍的神经免疫及脑-肠轴机制
,包括原创性研究、综述、经典病例解析、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以及人类和/或动物的基础研究。编者按肠道微生物群是复杂生物系统的一环,与肠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一起被称为「肠道微生物-肠-脑」轴。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精神紊乱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焦虑症、重性抑郁
2011.09.06 “前瞻与共赢-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论坛”将打造供需对接与投资合作的广阔平台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前瞻与共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论坛”将以“加速发展的生物...实力——王宏广,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政策解读及对医药创新
2014.11.13 胡坚教授:最大化患者获益是胸腔镜技术发展终极目标
医院胸外科的合作进入一个阶段,把胸腔镜技术乃至更新的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丁香园:今年的参会专家中也有不少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像分子生物学、临床信息学等,您认为
2014.06.04 杨衿记教授:肿瘤治疗朝着个体化、精准化方向不断发展
的进展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指导下的精准治疗会是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相关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和国际接轨。在生物标记物阳性的基础上入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