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596 条
2017.08.08 2017 年「神经病学时间-卒中时间」暨四川省第九届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沙龙在蓉成功举办
影像诊断和治疗详细的介绍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徐蔚海教授强调:(1)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早发现象明显,应重视中国青年人群的高危因素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2)情绪应激和空气污染有可能是新的有害环境因素。(3)应注意颅内动脉重塑和颅内动脉周围的深部微小侧枝的病理生理现象。(4)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可以经药物治疗
2011.12.02 严重脊柱侧凸后路截骨矫形的注意事项
针对脊柱的矢状面畸形,然而脊柱侧凸畸形是一种三维畸形,在矫形过程中,需更多侧重于冠状面上的矫形,因此,在采用脊柱截骨矫治脊柱侧凸时,必须对各种截骨方法有较全面...单纯经后路脊柱切除术矫治严重脊柱畸形。理论上,VCR技术完全切除了畸形变的椎体,而且前柱按需要进行重建,完全可以矫治矢状面和冠状面上的畸形。但是,VCR技术术中
2016.05.19 王拥军教授专访: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预后
一种机械装置,可利用降主动脉的阻断方式,对直接侧支循环的开放有一定作用;第二个,已证实他汀类药物或有助于开放侧支循环。但是目前指南中还未把直接开放侧支循环作为
2016.05.07 王陇德院士专访: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进展和挑战
建设是推进和提高医疗质量非常关键的环节,不同于单学科治疗,卒中中心是将多学科融合起来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其次,医疗技术显著提高。比如,可实施颈动脉
2008.11.30 杨文英:中国成人糖尿病胰岛功能特点浅析
专家简介:杨文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动脉
2007.08.31 吕传真教授接受丁香园访谈实录
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0年前从事脑血管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先后编写《脑循环与临床》及《平均动脉与血粘度的回归研究》等著作。1980年后着重研究神经
2016.08.28 ESC2016:孙宁玲教授谈高血压目标值研究进展与会议热点
,要循序渐进的逐渐下降。对于 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有 2 个以上危险因素,动脉弹性和功能很差,血压过低可能会对灌注产生影响。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治疗之外,有一些技术提供给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比如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从 2009 年开始开展,但它的介入创伤性大。临床证据显示
2007.11.16 朱大龙教授:对代谢性疾病病因学研究
朱大龙教授:对代谢性疾病病因学研究肥胖症的流行日趋严峻,肥胖相关疾病如胰岛素抵抗(IR)、2型糖尿病(T2DM)、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呼吸道疾病...则可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性疾病如T2DM、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生。而现代人的营养过剩、运动减少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恰好为代谢性疾病的流行提供了温床。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