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65

2019.11.24 CDS2019 | 孙子林教授:基层糖尿病早期识别技术

预测模型、非侵袭性模型联合尿糖;微创法为采用符合ISO15197:2013标准的血糖仪测量毛细血管血糖;实验室血液检测法包括空腹血糖、OGTT和糖化血红蛋白

2019.11.24 CDS2019 | 郭晓蕙:如何做好基层糖尿病教育与管理

掌握情况,促进患者行为改变。郭晓慧教授报告糖尿病教育工具最后郭教授还介绍了一些糖尿病教育工具,包括教育管理挂图、手测量法则、食物仿真磨具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

2020.05.07 全阵容亮相,第六届先进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华丽嘉宾阵容先睹为快

近年分子诊断在体外诊断细分板块中以破军之势一路走高,加之 2019 年末疫情公卫事件的爆发,更是将核酸检测/分子诊断带向市场风口与焦点所在,随之也带来了新的需求、新的挑战与机遇:● 生物安全法下行业走向/大 panel 产品注册等评价标准法规几何?● 监管和临床对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态度如何?● 三/四代测序/CRISPR 等突破性技术开发突破如何?● mNGS/纳米孔测序/靶向富集下病原体检测挑战及趋势几何?面对全 ...

2019.09.04 大咖聚金陵 共话 SLE 生物治疗新进展

医嘱,规范用药,规范随访,同时要树立信心,唯此方能保证 SLE 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病情及早得到控制,回归正常生活。结语曾几何时,SLE 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2019.11.23 CDS 2019| 贾伟平教授:基层糖尿病指南要点解读

健康管理服务,还应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机制,做好双向转诊。贾伟平教授讲课ppt关于糖尿病筛查,首先是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督促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WHO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指出,由于糖代谢异常引起的机体代谢紊乱已经几乎达到酮症酸中毒状态,此时测量患者血糖超过

2018.06.14 李为民教授: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临床实践推荐诊断 HF 的生物标志物:BNP 和 NT-proBNP 的测量有助于支持临床对于动态诊断和急性失代偿患者的判断,尤其在临床不确定时。HF 生物标志物与预后:在急性失代偿性 HF 患者中,测量就诊时的 BNP 或 NT-proBNP 和 cTn 有助于明确预后或疾病的严重程度。HF 门诊患者管理:生物标志物

2018.07.09 CSD 2018|杨慧兰教授解读敏感肌肤的诊疗对策

了几点设想,可以通过测量皮肤红色素指数、水分指数等,分析数据后准确判断中国人的皮肤分型;采用较好的皮肤检测仪,对疑似敏感肌肤患者的皮肤含水量、毛细血管扩张度等评估

2015.09.17 CSP2015:绝经后女性精分患者骨密度下降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实验室检查:患者空腹 8-12 小时后,于次日清晨 7am-9am 采取静脉血。测量泌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测量正位第 1~4 腰椎(L1-4)和左右股骨颈骨密度(BMD)。5.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 为具有

上一页 1 2 3 ... 19 20 21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