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38 条
2018.06.13 2018 ASCO | 姚和瑞教授:首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局部外科处理及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注册号 ChiCTR-IIR-17014036)比较卡培他滨和氟维司群作为维持治疗的疗效。同时,该研究也希望通过检测受试者的相关驱动基因表达情况
2015.06.25 率先传递 ATC 热点「与时推移」罗氏移植前沿论坛召开
供者管理。术前通过评估供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种族、体重等)、肾功能、肾脏病理、合并症(血压,血红蛋白,动脉硬化等)及基因型等可预测供者预后。肾脏捐献虽然风险
2014.05.28 2014“中国(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盛大召开
。境外展区 精彩纷呈以色列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作为世界知名机构,设立专门的成果转化区,带来了最新研发成果与国内企业进行对接;金斯瑞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合
2015.11.25 2015 广州消化道疾病周:邓艳红教授谈 MDT 及精准治疗
,完善好相关检查。至于结直肠肿瘤的精准治疗,邓教授认为,精准医疗目前还是一个很美好的蓝图,基因检测是第一步。通过相关基因的检测,使得治疗更具针对性,如对靶向药物
2012.09.21 陆舜教授:肿瘤进展和获益的评价标准遭遇挑战
应对措施?陆舜教授:TKI耐药机制的研究得益于近几年肿瘤复发后活检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耐药机制包括癌基因依赖型和非癌基因依赖型,癌基因依赖型又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型和基因表达型。耐药驱动基因的检测也出现不少新技术,可以发现诸如Her-2、PIK3CA等基因突变。耐药后的治疗很重要,由于一般的
2012.10.05 周彩存教授:推进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由不同驱动基因引起的一大类疾病。比如肺腺癌就不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按照驱动基因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十六种疾病。随着驱动基因的发现,以往两种肺癌(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套治疗方案的模式被打破。目前有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查出驱动基因。通过驱动基因的检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以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2007.09.21 曹雪涛院士:肿瘤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 曹雪涛对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开展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创新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重要免疫调控功能的...。从人DC cDNA文库中自主发现多条全长新基因并研究了其中20余条的功能,发现的12种新分子获得HUGO命名。提出了免疫与基因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并开展了其应用研究
2012.10.27 邵志敏教授:从microRNA中探索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
microRNA与肿瘤恶性转化相关基因LIN28形成的LIN28/let-7双向负反馈调控环的基因变异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您做的此项研究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主要...与肿瘤恶性转化相关基因LIN28形成的LIN28/let-7双向负反馈调控环的基因变异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发现LIN28的3’非翻译区的多态点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