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38 条
2008.09.13 宁琴教授:从肝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认识重型肝炎的分子免疫治疗
和相关研究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全新的见解,也为指导临床预测患者转归、判断治疗效果,开辟新的药物和基因治疗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靶目标。2.... 损伤、p53 基因激活为代表的氧化应激反应则是内源性凋亡途径的始动因素。死亡受体属于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为包括胞外配体结合区域、跨膜区域和胞
2007.09.22 王雅杰教授: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优化诊治
行定位穿刺活检;b.有家族史的高危病人的基因检测(BRCA1 和BRCA2)。乳腺钼靶X 线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方法,某些临床触及不到的病变,在X 线片...、 遗传性基因的筛查 BRCA1 或BRCA2 基因突变携带者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累计危险为70%~85%。BRCA1(breast
2016.06.05 丁香园专访:吴一龙教授 3 项研究入选壁报、壁报讨论
,患者客观反应率达 31%,选择基因拷贝数(GCN)≥ 6 的患者,有效率可达 50%,疾病控制率达 84% 以上。(2)克唑替尼治疗亚裔伴 ROS1 阳性的晚期NSCLC:确定 ROS1 可作为靶点约 1%~2% 的 NSCLC 患者可能有 ROS1 基因重排,之前北美和欧洲关于克唑替尼治疗 ROS1 重排
2008.09.0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一)
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包膜,穿入肝细胞...前基因组RNA。后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模板,在HBV 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在HBV 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子代的
2015.12.06 APDW2015:钱家鸣教授谈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和治疗进展
治疗以用美沙拉嗪为首选,治疗无效再积极行激素治疗,而激素治疗无效或耐药的治疗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由于中国人和欧美人有基因的差异,改变饮食、补充一些有益菌群或可
2008.11.14 徐焱成教授:糖尿病治疗必须个体化
,担任多个专业杂志编委,享受政府津贴。主编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在糖尿病基因分析与防治领域有较深入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鉴定为
2011.09.15 管忠震教授:紧跟临床肿瘤学发展步伐推动学科发展
教授:目前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结合环节很薄弱。我们说基因组学时代(genomicera)已经到来,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到基础研究中,从认识...知道这样分还不够,需要纳入新近发现的分子标志物,进行分子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治疗。由 美国国家癌症
2018.03.22 EAU 2018 资讯:精准医疗和指南解读
主会场的主题是精准医疗。荷兰的 Schalken 教授带来了关于前列腺癌尿液精准诊断的报告。1996 年 PCA3 基因被发现在 90% 的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前瞻性分析,筛选出了前列腺癌发病相关的一组基因,其中 HOXC6-DLX1 有着最高的诊断效率。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在较低 PSA 水平的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