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934 条
2014.06.14 张苏明教授:血流重建与侧枝循环研究值得探索
近年来国内外对脑侧支循环的研究方兴未艾,有研究显示侧支循环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少学者认为,侧支循环是可利用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条新的途径。在本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苏明教授就发表了“血流重建与侧枝循环
2016.11.18 「感染病诊治需要多学科合作」第五届京港感染论坛开幕
2016 年 11 月 18 日,第五届京港感染论坛在京召开,主题为「感染病诊治需要多学科合作」。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曹彬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共同大会主席。原北京卫生局局长、现北京医师
2017.11.21 胡少华副教授:精神障碍的脑肠轴机制和治疗探索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功能失调的肠道屏障可以促使肠道微生物驱动导致促炎症状态从而对大脑产生影响。炎症介质从外周到达中枢可通过迷走神经通路途径,亦可从周围器官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产生促炎细胞因子,介导肠道对肠内细菌的免疫耐受和清除,维持肠内稳态,当肠道屏障失衡可激发免疫反应。实验动物研究发现,肠道感染的
2018.06.29 CSD 2018 | 张福仁教授:我国麻风的诊疗策略及展望
在麻风杆菌感染后发病的风险很高。麻风病人治愈后依然属于麻风易感者,家族中有过麻风病人的人群也是易感者。对于正常人群或从未患麻风病的人群,麻风杆菌是条件性的致病菌,他们感染了麻风杆菌也不会发病。在中国从事麻风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迄今为止未发现有被麻风感染而发病的。故公众无需对麻风病感到恐慌,可与麻风病人握手,拥抱
2014.07.12 马军教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完全脱节的体制亟需改变
的细胞因子综合症。因为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时,很多并发症如感染等都会出现。所以现在正在研究第四代治疗方案,现在使用的是第三代加双单抗加灭活的慢病毒或艾滋病的灭活
2018.07.02 CSD 2018 | 张建中教授:「中国标准」管理 AD,人工智能前景可期
致使外源性致敏原如外源性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源容易侵入皮肤。此外,体内部分营养物质如水分、电解质、蛋白等容易经受损表皮丢失。因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是治疗特应性
2017.11.23 杨建中主任:「神经元保护神」小胶质细胞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M1 期,并出现炎症介质的变化,随后通过两个途径影响人体。其一是通过与 HPA 轴的共同作用,M1 期小胶质细胞会引起 HPA 轴的亢进,反过来 HPA 轴的...为 5-HT,对海马产生神经毒和胶质毒作用,从而影响海马的神经发生。两个途径都会导致、加重抑郁的发生。此外,我们发现关于抑郁机制的其他假说有外周免疫系统的亢进,炎性
2023.02.13 2023年华南地区第一场5000人大会——IVB4.0论坛
解决?根据小核酸药物兼具的基因修饰和传统药物的双重特点,未来在基因遗传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领域能有着怎样不俗的表现呢?让我们在2023 IVB4.0 mRNA技术&小核